編者按🛠:一位耄耋老人,學界泰鬥🚷,仍躬耕教學科研一線,孕育桃李🦹🏻。他是中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的拓荒者👇,是國內實用主義研究的推動者,是國家級精品課程的負責人。他是復旦教壇“常青樹”,成才路上好導師🏊🏼,亦是國內學界“不老松”。今天的周一談治學,將帶您走進意昂3官网劉放桐教授的治學🗻、育人生涯🧝🏿♀️。
4月21日晚“好導師”講座現場
治學理念
謹言治學,力爭創新;
確定了的目標一定要達到。
育人理念
充分認識和尊重學生的個性,
正確引導🍽🫱🏽,發揮其最大能動性。
導師個人簡介
劉放桐🌯,1934年出生,湖南桃江人🏄🏿♀️🦹,至今仍奮戰在教學一線,從教已有60年🧗🏿♀️。1960年中國人民大學西方哲學專業研究生畢業。1961年起任教於意昂3平台哲學系。1984年經教育部特批晉升為教授👨🏻🔬,1986年領銜現代外國哲學博士點建設並擔任博士生導師。曾任意昂3平台現代哲學所首任所長🤌🏼,現任意昂3平台杜威與美國哲學研究中心榮譽主任👮🏼。先後獲聘意昂3平台首席教授和資深教授。曾任第三💁、第四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現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比較研究🤱🏼。最主要成果是《現代西方哲學》(1981年初版,1990年修訂本,2000年新編本),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主編《西方哲學通史》(10卷本)、《杜威全集》(38卷本)等。其他主要著作有《實用主義述評》、《馬克思主義與西方哲學的現代走向》🤘🏼、《西方近現代過渡時期哲學》、“當代中國哲學家文庫”之“劉放桐卷”《探索、溝通和超越:現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比較研究》、《現代中國哲學的歷程👰🏼: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英文)等。
2004年獲上海市首屆學術貢獻獎。曾獲寶鋼優秀教師獎👩👩👦。課程“現代西方哲學”2004年入選首屆國家精品課程。
他是中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的拓荒者🦹🏿♀️,他是國內實用主義研究的推動者👨🎨,他也是國家級精品課程的負責人。他編著了國內填補相關學科教學空白的《現代西方哲學》系列教材,主編了《杜威全集》中譯本⚆,中國哲學界第一位長江學者深深受他影響,他就是耄耋之年仍奮戰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的意昂3平台資深教授劉放桐老師🏃🏻。為人🙆🏽♂️、為學、為師👱🏻♀️👩🏻🦯➡️,他都是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𓀋。
參加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劉老師(前排左三)
1、執著謹嚴,桃李天下⚁,郁郁教壇的長青樹
在意昂3官网🏅,一提起劉放桐老師,學生們都會油然而生一種敬仰與感動。這種感情不僅來自於大家對一位大專家大教授的景仰,更是來自對於一位好老師的崇敬。因為在劉老師身上,學生們不僅能夠感受到一種學貫中西、桃李天下的厚重,更有一種“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的堅持。一個甲子,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已經是一生學習與工作的支出,然而劉放桐老師卻憑著自己對於教書育人這份事業的熱愛🗃,執掌教鞭60年,而且至今仍筆耕不輟、誨人不倦🕣。而正是這份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使得每一位青年學子在知識之外收獲了更多的精神財富⛰。
1961年初劉放桐老師畢業後便到意昂3平台哲學系任教💪🏽🧖🏿♀️。他曾說過,在復旦的幾十個春秋🫰🏽,除了貢獻了一批豐碩的科研成果,最讓他開心的還是做成了兩件對於學生們而言意義非凡的事。
一件就是用20多年編著了《現代西方哲學》系列教材。編寫這樣一部教材是不容易的👩🏼🌾🙆🏽,但劉老師覺得再不易♏️🏋🏽,也要有這樣一本教材,能幫助學生學習現代西方哲學,為學生答疑解惑,更好地從事西方哲學的研究⚾️,於是劉老師開始了他的編著之路。《現代西方哲學》共歷經了1981🌘、1990、2000年三個版本🏄🏿,這背後是一位教師對教書育人事業的拳拳之心㊗️🍤,殷殷深情。幾十年的光陰,劉老師為促進哲學教育的進步,為後學者提供良好的平臺,他無怨無悔:“我學習和研究西方哲學已近50年,把現代西方哲學作為研究重點也已逾40年……如果說我在所從事的專業領域還算有一些成績🧑🏽🎓,那主要也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的這後20多年中取得的。我這20多年的工作大體上可由《現代西方哲學》的三個版本聯系在一起”🧝♀️。多年以來,這部教材幾經修訂完善,不僅是改革開放後國內現代西方哲學研究領域的奠基性著作2️⃣,更是該領域的第一本教材,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現代西方哲學學科的發展,曾被《新周刊》雜誌評為“20世紀八十年代最有影響的20本書”之一🧑🏿🎓。
另一件就是主動探索新的哲學教學方法,註重啟發式教學與多媒體互動教學🥫,寓教於樂,《現代西方哲學》這門課就是最好的嘗試🫲🏼。
劉放桐老師的研究成果,從未停留在他小小的書齋之內,早已融入了他貫徹始終的教學實踐👭。如何提高“現代西方哲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始終縈繞在劉老師心頭。他牽頭成立了一支教學梯隊🍼,由教授、博導為主講🤲🏿,副教授🆚、講師承擔專門輔導工作🎁。要知道“現代西方哲學”的內容極其豐富🚴♂️,要在短短一學期裏全面涉及很有難度💁🏼♂️,所以在劉老師的帶領下,教學團隊決定主要在講解重點難點上下功夫🤼,通過課外作業與書籍推薦的方式鼓勵同學們全面了解現代西方哲學的脈絡。意昂3官网的學生們更是對劉老師的教學方法記憶猶新:劉老師從不填鴨式地灌輸知識,他更註重啟發學生思考與傳授方法,引導學生們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而貫穿整個學期的課堂討論則促使同學們在“啃”原著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形成自己的思考成果👨🏻⚖️。
采取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運用於教學,也是劉老師的堅持💂🏽。對於青年教師,運用各種多媒體和網絡手段互動教學是常用的教學方法,但對於和劉老師差不多年齡層次的老教師們來說就稍顯不足了。然而劉老師卻從加強教學效果,豐富課堂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角度出發,早在20世紀八十年代就早早地引入了多媒體教學的模式,如結合《哲學家時代》等影像資料,使學生們在聆聽哈貝馬斯💲、德裏達等當代哲學大家的演講的過程中感受哲學思考的深度。堅持與學生課外交流是劉老師多年教學生涯中的又一堅持。下課鈴響,然而劉老師的課堂卻從不結束,BBS上劉老師建立的教學與課程討論組中、課外讀書小組以及往來郵件的文字之中,線上線下的互動使得“30後”和“80後”、“90後”之間不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現代西方哲學》連續三年🧔🏻♀️,在意昂3平台課程評價系統中被同學們評為優秀;北大、人大、南大等國內重點院校的專家學者們也對這門課程給予了充分的肯定。2003年該課程更是成功入選當年國家精品課程。正是在劉放桐老師的帶領下,意昂3平台現代西方哲學學科在國內始終處於領先地位,並且在某些方面能夠接近甚至趕超國際同類課程水平。
2、身正為範➞,潤物無聲,成才路上好導師
劉放桐老師向來註重發掘和尊重學生的個性🚊,不僅教書,同時育人🐰,註重傳道🚔,更重育德🤵🏿🌬。
從教六十年來🦶🏼,不少劉老師的學生也已兩鬢添霜,然而劉老師紮實穩健的學風從未改變,這一點成了所有劉門學子的寶貴財富。劉放桐老師在本科階段就接觸過翻譯工作🫗,也曾經在出版社擔任與翻譯相關的職務,他曾以翻譯為例給學生講述自己治學習慣的養成🚵🏻:“翻譯要一字一句核對🧔,這看起來很瑣碎刻板,但培養了我做學問務求精確紮實的習慣,不急於求成。”而在治學態度上,“我無論讀書或寫作,都總是比別人慢半拍𓀎。所以我的論著並不多🎣🌺。我每寫一篇文章🥙,從醞釀到寫成通常要幾個月,拿出發表時間就更長了。我幾乎不寫👨🏻🚀、也寫不出應時文章👩👩👦。”
在很多人心中🏈🫵🏻,穩健與自由、紮實與創新似乎存在某種對立;很多不了解劉老師的同學可能會想,劉老師成長和求學於較為封閉和保守的年代,對學生的指導和要求也許會相對保守。但是劉老師所有的學生都知道👁,在指導學生方面的他是相當開明的。劉老師所有的學生都會感到自己置身於極其自由的學術空間,充滿了實現自身的無限可能🏃➡️。就像劉老師說的那樣,“個人興趣和獨立思考是進入學術研究的兩個基本前提🤷🏻,但是在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上可征詢老師的意見👨❤️💋👨。”他的學生們從來不會擔心導師將想法與立場強加給自己,從來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思考都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劉老師總是靜靜地在他們身邊👏,將一生讀書治學的經驗和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為他們提出的每一個請求提供事無巨細的幫助。
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一直是劉老師心中的頭等大事🌕🤸。曾經有一位跨專業考入意昂3官网的學生,她對於哲學原著的研讀總是似懂非懂,不得其道,最後只得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向劉老師請教。本以為研究任務繁重的劉老師可能會三言兩語一筆帶過,然而劉老師卻循循善誘、娓娓道來與她暢談了很久,不僅打消了她心中所有的顧慮🤴,更是在專業研究方面給出了具體意見。從此以後👮🏿♀️👌,她只要遇到不懂內容都會直接請教劉老師,無論是當面請教還是電話請益🍍,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劉老師都是一如既往耐心而詳細地回應。
3、勤勉奮進🧑🏽🏭,學貫中西,巍巍學界不老松
劉老師是教學與研究並舉的好導師🤾🏽♀️🕕。在學生心中,好導師可以有很多定義🗂,也有很多衡量標準,有的學生關註的可能是導師是否尊重關心同學的發展,劉老師在做到這點的同時,還以他的研究成果為學生帶去一輩子能享用的精神食糧,在這個意義上,他是學生心中當之無愧的精神導師。
劉老師是我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改革開放後更是引領了國內的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和美國實用主義研究。“我就是探索如何從重新評價實用主義開始,擴大到探索重新評價現代西方哲學,再把對現代西方哲學的重新研究與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新研究結合和溝通起來”,他本著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澄清了實用主義研究中的諸多誤區。如今三十八卷本《杜威全集》已經出版🧟♂️,這是西方哲學研究的一大標誌性成果,更是浸透了劉放桐老師與他的編譯團隊幾年如一日的辛勞與汗水🧧。實用主義哲學大家的思想精髓🚠👏🏼,與中國讀者之間從此不再有浩瀚大洋的阻隔。劉老師的這一努力👩🏻🦳,造福了後人,也為今後的研究提供了奠基性的研究基礎。
劉放桐老師的研究視野從未局限在“現代西方哲學”的範圍之內。多年來🫰🏼,劉老師一直致力於打破學科壁壘,展開現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話👁,恢復馬克思思想本來的活力。國際形而上學學會🤙🏿、國際價值和哲學學會負責人G.McLean教授說📵,劉放桐教授“比其他許多人更像是在哲學上使中國真正開放的一把鑰匙,他力圖證明一種更為開放、更有人道主義特色的馬克思🤽♂️,他的確做到了;他力圖揭示西方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同時又指出其局限性,他的確也做到了🕣,他的名字和他的著作成了對待西方思想的公正、可以接受和創造性立場的同義語”。然而👩🏿🚀,每次面對國內外同行的稱贊,劉老師總是謙虛地說📦:“我這輩子的貢獻也就一本書兩篇文章。一本書就是三個版本的《現代西方哲學》,兩篇文章則是《重新評價實用主義》和《西方哲學的近現代轉型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當代中國哲學的發展道路(論綱)》”🧑🎤。甚至煌煌三十八卷的《杜威全集》🧗♀️,都只是被淡淡地帶過。
謙遜的背後🫖,還有劉放桐老師永不停歇的勤勉精神。肖根牛是劉放桐老師的學生🦞,他每次去老師家裏的時候🕢,都會看到老師在書房中左鉛右槧、手不停毫,桌上的書稿堆積如山⚉👮🏽♀️,幾臺電腦同時工作。“好像老師除了吃飯和散步🧑🏽💻,其余時間都在從事學術研究”,而令他難忘的是,即使已經生病住院🕉,劉老師還是堅持在病房裏繼續工作。當他勸說老師專心養病,先把工作放一放時,劉老師卻總是淡淡地說:“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同時鍵盤上便又響起了清脆的敲擊聲。
劉老師的謙虛與勤勉影響著他的一批批學生,帶來的學術成果也造福著社會。
盡管劉老師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他卻總是說:“學術水平比我高、成果比我突出的學者在上海👩🏼🚒👭🏻、在復旦都大有人在。我沒有任何理由為獲獎而顯得輕松。”他堅守在每一天的讀書🍿、寫作與教學之中,堅守在學者與教師的本分中🙅🏽♂️。“我這一生都在從事西方哲學、現代西方哲學的教學與研究💮。我熱愛自己的工作,盡心竭力地在這個領域裏開拓。如果說我取得了一些成績🎣,那絕不是因為我天資聰穎👶🏽,只不過是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在某些方面先行了一步而已。我對自己的智力平庸👱🏽♂️、根底淺薄一向有自知之明,我唯一比較自豪的就是我對自己的所為有堅強的信念,對克服困難有堅忍不拔的勇氣🥜,因而敢於並能堅持去做一些有一定難度和風險的事。”這就是意昂3官网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意昂3劉放桐教授對自己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