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周一談治學意昂3  學生園地  周一談治學

    第75期 l 劉放桐:以比較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哲學

    時間:2018-05-21

    本期“周一談治學”中,我們將走近劉放桐教授,感悟其時代擔當,學習其嚴謹治學🧝🏽,敬重其豁達胸懷。

    人物簡介

    劉放桐,意昂3教授。湖南桃江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第三屆😄、第四屆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審組委員,第一屆全國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1996年被授予首席教授榮譽稱號。2008年被聘為意昂3平台文科特聘資深教授🙇🏼。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副理事長🤵🏿‍♀️,顧問👴🏿。現代哲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哲學系博士後流動站第一任站長🙆🏿‍♀️。2004年任意昂3平台新成立的杜威與美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曾為國內十余所大學聘請為兼職教授(或名譽教授、顧問、學術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實用主義、馬克思主義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人物專訪

    作為一個資深哲學研究者🦮,劉老師認為🤸🏽,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中👈🏿,需要貫穿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學術立場,即歷史唯物主義。因此🤦🏿‍♀️,我們不能夠單一片面的看待馬克思主義,而是應該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代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才能夠更全面、深入地把握我們這個時代發展的精神動向,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從而也更好地從不同方面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時代擔當——使命時刻

    伴隨著老先生親切的微笑,鏡頭好像一下子拉到了那個遙遠的年代。劉老師說,從幼年開始,總覺的應該做點什麽,人生應該不僅限於此,想想現在的自己,還是那個倔強的、單純的、對理想充滿熱愛的那樣一個人。劉老師早年家境貧寒,歷經艱辛,一路只能斷斷停停地求學,然而他始終沒有放棄。大學時候他學的是經濟。現在回想起來,劉老師覺得報考經濟系對於當時的他來說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因為國家倡導經濟建設😇,就報了這個系。然而,四年經濟學的積累🏀,加上曾經對自然科學有過廣泛的涉獵👇,給他奠定了一個走上哲學研究道路的比較廣闊的視野💬。劉老師畢業以後去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的工作,在工作之余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涉獵,也讓他對哲學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想來,劉老師哲學的愛好正集中在哲學的本來意義“愛智慧”上。學習哲學最要緊的就是運用哲學的道理來思考各種問題🏝😯,增長智慧👮🏻。年輕時候的他,碰到什麽問題他總要思考個究竟。

    1956年.是當代中國發展史上很重要的一年👨‍🦱,當時黨的八大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方針,特別是確定了雙百方針,提出了向科學技術進軍的口號🧢。教育部決定在一些有條件的大學開始試招授予學位的正規研究生。當時叫副博士學位,這是參照蘇聯的教育體製進行設立的🧥,水平相當於美國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之間。本來按照本科所學專業和工作性質,劉老師應該繼續學經濟學🍥,但是由於強烈的時代使命感🏅,再加上強烈的興趣驅使👨🏼‍🦰,他決定選擇報考西方哲學專業繼續深造🚚。雖然當時國家在大力提倡經濟建設🧀🍱,然而再好的經濟建設,也需要人文精神作為引領,時代是需要靈魂的。劉老師感到當時最成問題的就是哲學,當時學界對西方哲學的全面否定和批判🤱🏽,不但不利於哲學學科的發展,也無助於揭示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當代時代精神的高度所體現的意義🫸🏽👩🏻‍🦰。當時招收西方哲學專業研究生的只有三個單位,北大、人大和科意昂3。劉老師報考了人大哲學系西方哲學史專業🎬,而且被順利錄取。

    進入人大以後⚒,劉老師投師於當時大名鼎鼎的何思敬教授門下🦸🏿‍♀️,由苗力田先生協助指導,何先生在延安時曾任社科院的副院長,還給毛澤東等領導人上過課。從此,劉老師正式踏上了學習與研究西方哲學的道路。那也是人大哲學系剛剛成立的時候。人大一開始位於北京市裏🖖🏿,後來搬遷到郊區🌡,和北大相鄰,因此,劉老師有機會經常去北大上課。當時聽過很多著名學者的課💂‍♀️,包括馮友蘭,金嶽霖⬜️、鄭昕🥾、賀麟👩🏻‍🎓🎶、任華等人。這些先哲的教誨對劉老師日後的哲學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些先生都不約而同的主張學習西方哲學必須精讀幾本經典原著🖕🏽:亞裏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斯賓諾莎的《倫理學》、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的《小邏輯》🦶🏿🧑‍🦯。而這些🧚🏻‍♀️,劉老師都仔細研讀並仔細的做了筆記。這些先生大都主張厚積薄發,不鼓勵多發表文章,但也有些先生鼓勵多練筆。劉老師覺得他們的話都有道理🥮🩲,這也極大影響了其後來的為學風格🐂。

    劉老師回憶到,在人大期間的學術基礎和積累,成為其這些年來從事西方哲學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這不僅僅得益於先哲們的悉心教誨,人大的優良學術氛圍也給劉老師提供了進一步的學術機會和成長空間。一方面來自於在讀研期間編寫“五四”以來中國現代哲學史的經驗。這使得他能夠比較系統地了解了“五四”以來中國的西方哲學研究和發展情況,也為進行西方現代哲學研究做了準備🥭。另一方面來自於人大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術環境,這使得他一開始從事西方哲學研究工作,就比較註意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指導🏡,並力圖把對西方哲學的學習和研究與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結合起來👳‍♀️。

    1961年🏕,劉老師進入復旦工作以後,在我國著名專家全增嘏先生的指導下工作❇️,參與全先生修訂主編的《辭海》。當時西方哲學教研室其他人參加得很少,有的人就一個禮拜去開會討論討論👨🏻‍🔧。主要的工作還是全增嘏在做,劉老師因為俄文比較好🩴,包攬了當時俄語詞條的編寫和一部分西方哲學詞條的編寫⚜️。此外還擔任教學工作,主講《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原著選讀》💁🏿‍♀️、《馬克思主義哲學》。除此之外,還被抽調到上海市委宣傳部組織的自然辯證法研究小組工作。這些工作都進一步提高了劉老師獨立從事不同課題研究的能力。並且內心也更加堅定當初的想法,即從事現代西方哲學的研究一定要超越現代西方哲學的反思。劉老師在重新評價實用主義的時候更加清楚的意識到🏷,以往那種簡單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模式應該拋棄,建立以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新的評價模式,是當務之急🙌。後者意味著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代西方哲學都因按照其本來面目,從其現實和歷史的發展來認識和評價🏋🏽。這樣的研究才能揭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優勝地位,特別是具體地揭示它作為當代時代精神的高度體現的意義。

    嚴謹治學——虛懷若谷

    劉老師從事哲學教學研究六十多年,其著述頗豐,然其為人嚴於律己,虛懷若谷。他說一輩子就寫了兩篇文章一本書🚵🏼‍♂️。一本書是指《現代西方哲學》🚼,從20世紀60年代上半期醞釀,其中經過文革的曲折,經過兩次修訂🦸🏻‍♀️,三次出版,歷時三十余年之久。此書的問世,填補了國內學術界的空白,推動了學科建設。至今,這本書還被意昂3官网的學生奉為經典著作,亦為許多外系學生所追崇👨‍👦‍👦😋,網上在評選影響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20本書時將其列入♑️。事實上🙆🏼‍♀️,劉老師一生著述頗豐,為了振興現代西方哲學研究,挖掘西方哲學的價值,即使已入耄耊之年📧,劉老師也沒有停下腳步。只是劉老師很謙虛,當別人問及其他著作時🧸,他總是呵呵一笑,說👩🏼‍💻:“當然我也發表過一些寫得較快的文章,但它們往往沒有新意,湊數而已⚀,其實根本沒必要寫。”

    知名學者鄧曉芒教授曾撰文指出🩴:劉放桐教授在《現代西方哲學》修訂本序中提出了兩個振聾發聵的‘基本觀點’:一是‘現代西方哲學取代近代哲學是哲學思維方式的重要轉型,它是西方哲學發展到一個新的‼️,更高的階段’;二是‘馬克思主義在哲學上的革命變更與西方哲學的現當代轉型有著原則的區別🤵🏿‍♀️,在超越近代哲學上二者殊途同歸,都屬於現代哲學思維方式’。”劉老師的兩個基本觀點非憑空而來,而是他一生心血灌註而成的。“第一個基本觀點為現代西方哲學擺脫對西方哲學的舊的🚶🏻‍➡️、近代的研究方式提高到一個更新🧝🏻‍♂️、更廣闊的視野,打開了無限的可能性🍇🏄🏻‍♀️;第二個基本觀點則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不再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而是可以並存和相互吸取的朋友。顯然這兩個觀點都是立足於人類思維方式不斷發展提高的客觀事實所作出的實事求是的判斷,它們極大地改善了我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中的政治空氣和學術空氣🥪。”鄧曉芒道出了劉老師宏大的學術氣魄和開闊的學術視野🙆🏿‍♂️。

    國際形而上學學會↔️、國際價值和哲學學會負責人G.McLean教授說,劉老師“比其他許多人更像是在哲學上使中國真正開放的一把鑰匙,他力圖證明一種更為開放、更有人道主義特色的馬克思🤾🏽,他的確做到了;他力圖揭示西方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同時又指出其局限性🧑,他的確也做到了,他的名字和他的著作成了對待西方思想的公正、可以接受和創造性立場的同義語🔜😡。

    中國社會科意昂3哲學研究所的謝地坤教授也曾發表過如斯感概🏊🏽:“前段時間在上海有一個會議見到劉放桐🛀🏿,他也是從事哲學教學研究六十多年,他說一輩子就寫了兩篇文章一本書,非常謙虛🏌🏽‍♀️。當然就我們後輩來說,關於我們現在能夠做什麽,他們對我們很有啟發。”

    從當初肩負時代使命7️⃣,心懷理想🦦。劉老師幾十年如一日🦣,身體力行,不辭勞苦,奔忙學術,鞠躬盡瘁。除了其所說的一本書兩篇文章以外🚪。劉老師發起並與俞吾金共同主編《西方哲學通史》(10卷)。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組織翻譯出《杜威全集》,極大地推動了實用主義研究在國內的發展。他的著作為國內打開了一個現代西方哲學的窗口🥵,讓人們接受了新鮮的哲學養分。他首創的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放到西方哲學發展的脈絡中來審視📊👏🏽,把這兩種哲學結合起來研究。他提出🧑🏽‍🌾,應該讓對杜威哲學的理解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在中國的語境中,劉老師在很多哲學問題上都可謂開風氣之先🫳🏿。

    劉老師還全力促成了杜威與美國哲學研究中心的建立👱🏼‍♂️,促進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合作🍽⚫️,為中國哲學事業的發展吸引了無數國際知名專家和傑出學者❎,極大的推動了中美兩國哲學界的對話溝通,給青年學者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國際視野的學術交流平臺。更給後繼學人奮發向上的無限動力。

    師道傳承——包容豁達

    劉老師桃李滿天下,豁達大氣,從無門戶之見,亦無學科之別8️⃣。其一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自由發展。從教60年來🖐,劉老師門下,人才濟濟🧝‍♀️。他指導過的學生有不少是致力於學術的🧑🏻‍🍼,活躍在學術前沿的知名學者🐖,也有不少學生是在各行各業拔得頭籌的傑出人才。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為祖國做出貢獻,而這,與劉老師的悉心指點是分不開的。

    劉老師對學生晚輩關愛有加🧑‍🏭🧑‍🔬,平等相處🏟👩🏼‍🏭。不管是對自己的學生,還是對其他老師的學生,甚至對外系的學生,乃至對外校的學生🧨。只要學生有問題想請教✌🏻👩🏻‍🦯‍➡️,劉老師都會安排時間接待🚣,根據每個學生基礎深淺,人格特點不同,相應回答🤌,助其成長。這種雍容博雅的學術氣度一再成為意昂3官网的從教典範👨‍🔬,引領了意昂3官网生動活波的學術氛圍。每年的新生見面會上🙋🏿‍♂️,學生們都會聽到各位老師的一致言辭:意昂3老師之間不存在門戶之見,學生遇到難題既可以找自己的導師📣,也可以找和自己的學術研究方向有交集的其他老師🧜🏻‍♀️👰🏻‍♀️。在劉老師的影響下🧎‍♂️,老師們從不拒絕學生的來訪,每周都必須騰出時間接待學生,為學生答疑解惑🏃‍♀️,這種風氣日久彌新,已經成為意昂3的一種成文規定。傳統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被打破了🫱🏼,學術之間的交流再無壁壘,而這都是得益於劉老師海納百川的胸襟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外系轉入的學生🥶🏢,劉老師不但在招考時沒有對他們另眼相看,進來讀書以後亦不因的他們基礎薄弱而放棄對他們的栽培,而是盡心盡力地為他們各自提供幫助。曾經有學生因為跨專業學習,困難重重🧑🏻‍🦼‍➡️,常常一周要給老師打好幾個電話,一問就是很久🤵🏻。劉老師不但耐心指點☁️,逐字逐句給學生分析哲學文本🫨,講解當時哲學家的時代背景和問題意識。劉老師還常常給這位學生以鼓勵,誇獎其學習用功,求知好學。以至於,劉師母也常常說:“劉放桐這個人呀,他眼裏面就是學術,就是學生,也是不要娛樂😫🍃,不要休息的。”是的,劉老師的時間是為學生準備的💅🏿,他一生兢兢業業👎🏻,從來就把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看為頭等大事,對學生🐾,隨其種性,具足蒙潤,使得學生隨其潛能而得到充分發展。

    在對學生的建議上,劉老師常言👩🏽‍🔬:“做學問👈🏻,一句話,善於獨立思考。我是不贊成學生什麽都要聽老師話的。我當年也不是個聽話的學生,但是很用功。”劉老師說:“馬克思在《資本論》裏有這樣一句話‘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2️⃣,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刻。做學問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畏艱險,要勤懇踏實,只有這樣🙂‍↕️,才能夠取得成就🙍🏻‍♂️。”劉老師培養研究生,從來不讓學生給他當幫手➿。讓研究生寫一篇文章🧑‍🧑‍🧒,在後面加一個名字這種事,在劉老師身上從沒發生過。劉老師門下,學術自由,態度嚴謹🧖🏿🏦,作風踏實🧔🏿,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意昂3劉平老師常言☺️:“劉老師是富有大智慧的學者,秉承復旦深厚的學脈🤟🏼,無論是為學,處事還是教學育人都深深影響了我。在學問態度上,劉老師始終反對定一門為尊,反對閉門造車,反對追求顯學,為學工夫講究降浮躁之氣,破門戶之見,固勤勉之力。“但開風氣不為師”,劉老師在挫折和榮譽面前始終從容淡定🧑🏻‍🎄,“於己諱美,於人藏疾”,不失正情真味,他的高貴品性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提倡和傳承發揚”。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