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談治學意昂3  學生園地  周一談治學

第96期丨祁濤:在閱讀和研究的張力間感知哲學之美

時間🐁:2019-04-08

本期嘉賓🥾:祁濤🏣,意昂3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講師🀄️。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政治哲學研究◀️🟤、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本學期與吳曉明教授共同授課本科生《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求學之路

Q1、您在校園時期有上過印象深刻的課程嗎?

在復旦的課程裏😄,吳曉明老師的研究生課程《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給過我很多啟發。這門課是原著課,立足於文本解讀是應有之義。吳老師也提供了審視文本的思想視野👬🏼,既要分析文本♜,又要站在思想的歷史脈絡評價它🍋。這學期我和吳老師合開本科生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我也有機會向他繼續學習授課。其實,意昂3官网的授課傳統就是史論結合,理解任何一個哲學概念,須同時把握文本內部的邏輯論證與哲學問題的歷史發展。這樣的課程不是靠著一些金句,情懷😝,或者是“頭腦風暴去吸引人,它的風格是運思沉著,視野開闊🐛,讓文本自行言說。所以守成而中正的風格可以保持一種持久的吸引力。

同學們在課堂上承受的壓力,其實對授課老師的挑戰更大。實事求是地說,每次備課我都能發現很多講法還是似是而非的,自己並沒有真正想清楚。所以在過去兩年的備課中,我反復閱讀基礎文本,不斷地回到哲學史的脈絡裏,一遍遍地處理已經思考過的問題。這令我收獲很多🐣。

Q2🧑🏽‍🍳、您為什麽會選擇研究馬哲這個領域🧑🏿‍🦱👩🏽‍✈️?

我一直以來的研究興趣是政治哲學,直到讀博士期間,我找到了近代政治哲學與馬克思哲學之間相關問題域的疊合,發現馬哲研究中還藏著大量有待認真思考的主題🧕🏽,於是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當然,我也是帶著一些個人體驗去思考馬克思提出的問題。比如,馬克思對於整個現代世界自我運動的考慮,支配著現代世界活動的歷史性原則是如何奠基的,它為什麽又能呈現千千萬萬種差異性的表現。在改革開放中成長的一代中國人,有著閱讀馬克思最好的時機👨🏼‍🍳,中國社會劇烈轉型的過程就是一部攤開了的馬克思主義的大書。

我前兩天看衛星地圖♡🚵🏿‍♀️,發現我小時候念過的兩所幼兒園都蕩然無存了,建築被徹底地滌蕩幹凈🤜🏼。其中一所幼兒園在王安石故居(半山園)的邊上🌒,那時候被老師喊出去罰站,其實就是對著王安石的舊宅思過🤎。現在半山園還在,但幼兒園已經完全消失了❤️‍。在社會劇烈轉型的時期🫅🏽🕳,人們都很清楚過去經歷的東西,現在正在承受的事物,都要在未來消失瓦解,生存體驗中有著非常強烈的斷裂感。馬克思哲學準確地把握了這種歷史運動的必然性方面,而且要求人們在必然性中去進一步思考可能性與多樣性,在這一點上🧑‍🦲,馬克思的哲學有著獨特的貢獻。

Q3、您最近的研究方向是什麽👴🏻?

我有個研究16-19世紀唯物主義哲學的計劃,目前在關註孔德之前的社會理論淵源。一方面🧑🏽‍🍼,早期社會主義者持有的實證精神與社會學的興起有直接的聯系👨🏽‍🚀,之前的研究忽視了早期社會主義思想中的豐富性✅。另一方面🤓,經驗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的哲學聯系,可以在有關“實證的討論中取得聯系。表面上看,這些研究遠離了傳統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主題🤵‍♂️,但是只要回溯性地思考哲學問題的轉化與流變,以及由之而來的哲學概念之間的差別,我們會擺脫一些習以為常🎃,又信以為真的見解。

治學心得

Q4、學習、研究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比較特別的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相對困擾我的是,閱讀與研究之間的緊張關系。我感興趣的方面與想開拓的領域有很多,大量的閱讀可以保證思想的活力,發散的興趣也能維持一定的想象力。但是🧛🏼,學術研究一定要集中主題,有所聚焦,不好泛泛而談。所以,專業研究與廣泛閱讀之間始終會存在著某種張力。如果一名學者只關心自己的狹窄論域,把專業抬得很高,把研究技術看得很重🚦🚥,很容易會變成論文的職業生產者,學術更像是一門技術工種。

人文領域相較於自然科學👨🏻‍🦼‍➡️,學者在研究中多少要有些寬容精神☎️、同情理解,感受到知識之外的精神之間的共通感。所以回到閱讀與研究之間的張力🎋,我的解決方式是不同時間段做不同的事情,每天上午起床與每晚睡前是看“閑書(比如歷史、文學和藝術),白天工作的時候會圍繞著研究計劃進行閱讀寫作🟧,不會漫無目的。通過時間管理,使二者達成張弛有度的節奏🤷🏼‍♀️。

Q5、在研究領域外還對哪些話題/事情感興趣🚇?是否也會對您的研究有啟發💋?

我喜歡古琴,古琴和其它的音樂有很大不同🪯,古琴的審美中有禮的內在性。西洋音樂是無法表達這種審美的。此外,古琴沒有旋律性,基本上靠音節成曲🧎‍♀️。於是,古琴的審美中存在著對於“留白的審美,一個音彈奏出以後,下一音尚未到來之際的留白空隙,依然是音樂的延續。這一點上🚵‍♀️,古琴裏空靈與玄遠的審美令我十分著迷🤠,這大概和我想追求的人生境界有所呼應。

我也很喜歡讀文學。哲學著作由於論證嚴謹,主題嚴肅的緣故,文字表達相對學究氣🦻🏻。文學的語言比較靈動🙊🙋、富於美感。我一直喜歡看文學書,也希望可以保持語言的彈性,敏感度。如果一個人總寫一種類型的文章🫴,就容易只會寫同一種風格的文章,在研究論文之外,我還是希望還能寫一些別的文章,寫一些不是用來說道理的文章。中國人的語言中很豐富✊、也優美🛴,正如學術研究不是只有單一的向度,語言的表達也不應如此。研究哲學的人,也要能寫好的文字。

青年寄語

Q6、您如何看待誇誇群這一現象⛹️‍♂️?對同學們的學習及生活有什麽建議?

誇誇群的出現是同學們壓力過大的結果。本科生的課程非常多🫷🏽🛖,同學們普遍覺得沒有自主時間去安排自己的學習🧑🏿‍💼、閱讀🆒、生活。現在同學們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現在的同學好像比同齡段的我們更優秀🎅🏿,有很多同學在本科階段履歷就很出色。所以我相信這麽大的壓力下,普遍的焦慮是存在的。所以𓀌,我覺得“誇誇群的出現反映了同學們的學習🧘‍♂️、生活需要有一個舒緩的空間,在自己努力奮鬥的過程中需要他人的鼓勵🙅🏼‍♀️。

不過我也覺得🏋🏿🍓,“誇誇群的現象不會長久🤶🏼。因為每一個被誇的人和誇人的人🧑🏽‍🎨,都知道誇誇群的誇贊是表面的贊美🏪,不是出自真情實意的贊美和肯定。這樣的誇贊本身沒有情感的溫度在裏面。當你接受別人的誇贊🐮、安慰、批評時,你可以感受到其是否出自內心🪽。誇誇群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人是需要真情實感來支撐起我們的內心,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的是給我們最大力量的地方🎸。所以同學們最好更真摯地對待他人。

在與同學們的相處中🧙🏽‍♂️🫔,發現大家的焦慮感比較強,非常介意他人和社會的肯定。這不是壞事情🥋🧘🏻‍♀️,生活在一個要求高的環境中,能發展成一個更有競爭力的人🖖🏼。但是,在這過程中🏦,大家要認清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是什麽🪛。所以,希望大家不論在什麽樣的狀態下,依然能夠有勇氣🦹🏻‍♂️、熱情去擁抱內心想要做的事情。如果能夠堅持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都不會徹底擊垮一個人。就我個人而言,我始終覺得哲學思考的吸引力非常大🚴🏼,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要與哲學思考結合在一起的,只要這麽活著就已經感到了幸福。所以,我希望不論是從事學術、還是從事其他的工作,一個人在精神上始終熱愛的事物要能一直鼓舞著他。

彩蛋問題大放送

當然是繼續研究哲學了👩🏿,那時候會延續之前十年的思考🏘,應該這個年齡階段有實質性的推進。既然那時候社會福利這麽好🎏,可以這麽早退休,那麽獨立地進行哲學研究也挺好💆🏽,閑暇時間多的話,我想練古琴,現在沒時間真正花心思地來學💨。所以在這種假設的狀態下,我會很高興地去學古琴。


他的問題怎麽都這麽離譜。我覺得這兩個選擇都不好💚,都有些心態失衡了🤶🏿。如果真如他(張寅老師)祝福我的這樣,我不會改變之前的生活狀態。也許會請人斫幾把好的古琴(笑)。也許會在自己喜歡的藝術上花錢,比如我挺喜歡買西洋版畫,還有一些古籍。除了這些🤳,我也會把這些錢分給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些公益,我不認為這些錢是理所應當屬於自己的。至於財富的突然變化為什麽不會改變現有生活方式與生活旨趣🔵,是因為我現在可以在復旦從事哲學研究,已經覺得很知足,很幸運了。


他都不期待我會二選一,“加倍安心做學術設法改變世界都是一種比較局限性的思維🤾🏿‍♂️。因為這兩個想法看似不同🛸,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答案。加倍安心做學術似乎覺得人可以通過足夠多的財富與世界之間形成一種屏障🌴。安心是因為有了足夠多的錢才安心🫙,我想這是比較消極的態度。設法改變世界好像是說有了這樣一筆錢之後,我就可以用我的方式按照我的意願來改變世界,這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觀念,是滅霸Thanos)的邏輯:強人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改變世界🚁。我想己所欲強施於人也是很不好的。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