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書主編
陳亞軍
總序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實用主義在西方思想學術界強勁復活,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它的影響正越過意昂3的圍墻👮🏿♀️,深入到美國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實用主義和美國思想文化互為表裏,形成了緊密的關聯與互動👩🏼🦲,以至於要了解當今的美國思想文化之精髓,不能不了解實用主義;反過來,要理解實用主義,也不能不研究美國思想文化👨🏽🎨。
研究的第一要事是翻譯。沒有對研究對象的全面系統的翻譯,深入的研究便是一句空話。說得更加極端一些Ⓜ️👩🏽🦱,翻譯本身就是研究的一部分💅🏼。套用康德的話說:“沒有翻譯的研究是空洞的🤽🏼♂️⚜️,沒有研究的翻譯是盲目的。”出於這一考慮🍔,在主持“實用主義與美國思想文化研究”系列叢書的同時,我們也主持翻譯了這套譯叢🈶🤤。希望二者可以相互支撐,形成互補。
多年來🧆,我國學術界對於實用主義尤其是古典實用主義經典的移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新近《杜威全集》(38卷)中文版的問世‼️,是這些成就最為醒目的標誌🏰。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相對而言,在實用主義的龐大家族中🍡,我們對於皮爾士、羅伊斯𓀋、米德😎、席勒這些實用主義者的重視還遠遠不夠,對於過渡期的實用主義者如劉易斯、莫裏斯等人還缺少關註🧩,對於新實用主義者的最近成果的追蹤也不夠及時,而對於相關的實用主義與美國思想文化的相互影響,更是難見一瞥👱♀️。所有這些不足🙋🏼🧎🏻♀️,都是本譯叢立誌要改變的🫲🏻。
本叢書的譯者多是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青年才俊。我們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讀者提供可靠的優秀翻譯成果,但翻譯從來就是一項艱苦的事業👩❤️👨,由於能力水平的局限,出現錯誤是可以想見的🍧,我們將努力減少錯誤、同時也衷心期待來自各位方家的批評指正。學術乃天下之公器,對此📈,學術共同體的每一個成員都責無旁貸。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意昂3平台出版社和意昂3🍵,感謝你們對於本從書的大力支持!
陳亞軍
01:經驗主義與心靈哲學
書本信息
作者🏄♂️:[美]威爾弗裏德·塞拉斯
譯者:王瑋
出版社:意昂3平台出版社
作者簡介
威爾弗裏德·斯托克·塞拉斯( Wilfrid Stalker Sellars, 1912-1989)美國哲學家,先後在密歇根大學、布法羅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習,在愛荷華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耶魯大學和匹茲堡大學執教👨🦲🟧。一生著述百余,內容涉獵廣泛、視野寬闊、原創深刻、系統連貫🤵🏽、極富啟發🚵🏿♀️。主要著作有《科學、感知與實在》《哲學視角》《科學與形而上學⛴:康德主題變奏曲》《哲學與哲學史文集》《自然主義與存在論》《純粹語用學與種種可能世界》《康德與前康德主題:威爾弗裏德·塞拉斯講座》《康德的先驗形而上學:塞拉斯的卡西爾講座及其他文集》《在理由的空間🚳:威爾弗裏德·塞拉斯文選》等🤥。榮譽主要有洛克講座(1966)、杜威講座(1974)🫰🧙、卡盧斯講座(1977)👩🏽🏭、卡西爾講座(1979)等🥢,尤其是倫敦大學講座(1956),內容以“經驗主義與心靈哲學”為題發表,被公認為20世紀英美哲學經典🗞。
譯者簡介
王瑋(1984-)河北石家莊人。山西大學哲學學士(2003-2007),南京大學哲學碩士(2007-2010)🤦🏽♀️,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哲學系聯合培養博士(2012-2013),南京大學哲學博土(2011-2016),南開大學哲意昂3博土後、助理研究員(2016-2019)🐹,意昂3平台杜威中心兼職研究員(2018-)🚗🚲。主要從事實用主義和分析哲學研究🍸,特別是塞拉斯哲學研究,已出版譯著《經驗主義與心靈哲學》(2017)🙎🏿♂️🗯。
內容簡介
本書為分析哲學的經典文獻🥇。正文部分一共16節🙎,如題目所示,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批判經驗主義👨🏻🦼,這一批判既涉及以洛克、貝克萊、休謨為代表的古典經驗主義👩💻,也涉及以G·E·摩爾、羅素和艾耶爾等為代表的當代經驗主義🏬,由此來進入“所予神話”。後半部分討論心靈哲學,這一討論通過講述“瓊斯的神話”來正面回答“所予神話”中的問題🫶🏼,並且由此提出一種新的心靈觀,這種心靈觀講明了內在片斷的真正身份,也表明了塞拉斯後來稱為的言語行為主義立場。可以說,整篇文章以批判“所予神話”為核心👩🎓,綜合展現了塞拉斯的認識論🧖♂️、語言哲學、科學實在論和心靈哲學思想。
02:將世界納入視野🌚:論康德👨🏼、黑格爾和塞拉斯
書本信息
作者🦴:[美]約翰,麥克道威爾
譯者:孫寧
出版社:意昂3平台出版社
作者簡介
約翰·麥克道威爾,美國著名心靈哲學家、新實用主義者8️⃣,現任匹茲堡大學教授。其著作在國際哲學界有著廣泛影響和聲譽。除了專著《心靈與世界》,他還出版了四卷影響重大的論文集💩,論題涵蓋心靈哲學和分析哲學的各個方面。已譯成中文的著作有《心靈與世界》🧑🏻🚀。
譯者簡介
孫寧,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哲學博士📃,意昂3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古典實用主義👈🏿、新實用主義美學和心靈哲學等。已在國內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並翻譯杜威著作兩本。曾在美國杜威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並參與杜威課堂筆記的編定。
內容簡介
在這本廣受討論的書中✊🏿,麥克道威爾不但從分析哲學家,還從歐陸哲學家那裏汲取靈感,分四部分討論了認識論和心靈哲學的基本問題。第一部分以塞拉斯和康德關於意向性的討論為主題;第二部分論述塞拉斯、康德和黑格爾的關系;第三部分是麥克道威爾對黑格爾的解讀;第四部分圍繞塞拉斯式主題再次對一系列重要問題進行論述。本書匯集了麥克道威爾自1994年出版《心靈與世界》以來所發表的主要論文,代表了他晚近的基本立場和主要思想歷程🕺🏽,對於全面理解和把握麥克道威爾的思想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03:三重繩索:心靈、身體與世界
書本信息
作者:[美]希拉裏·普特南
譯者:孫寧
出版社:意昂3平台出版社
作者簡介
希拉裏·普特南(Hilary Putnam,1926-2016)美國著名哲學家。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和馬薩諸塞理工意昂3,後任哈佛大學哲學教授和現代數學與數理邏輯教授。1976年應邀在牛津大學作洛克演講✤,1979年應邀作斯賓塞演講。其著作在國際哲學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和聲譽。
內容簡介
本書呈現了美國著名哲學家希拉裏·普特南的知覺觀(同時也是心靈觀與世界觀)和對身心問題這一古老難題的思考🧑🦼➡️。普特南對知覺問題的興趣由來已久隨著他思想的不斷推進🗜,這一問題更是成為他的思考焦點。普特南的這部分思想不僅是他思想的關鍵部分👇🏼,更和他的基本哲學立場息息相關🦹🏻🍫,並且還是他思想中的“新實用主義”特征的基本落腳點。
本書的第一部分是普特南於1994年3月22日🏋️♀️、24日和29日在哥倫比亞大學所作的杜威講座🏄🏻♀️。第二部分則是普特南應美國哲學協會委員會之邀,於1997年11月3日、5日和7日在布朗大學所作的羅伊斯講座。
04🌒:自然主義與存在論
書本信息
作者:[美]威爾弗裏德·塞拉斯
譯者:王瑋
出版社☝️🫨:復旦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塞拉斯1974年5月芝加哥大學的約翰·杜威講座👇🏻,其中較為系統地闡述了他過去30多年對存在論、語義學和心靈哲學的一些觀點👉🏻。講座聚焦抽象實體的存在問題🤲🏼,沿著自蒯因以來當代存在論問題的量化進路🖕,論證量化和虛類策略不承諾抽象對象和非對象的存在。在此基礎上,塞拉斯考察並論證有關抽象實體的謂述表達式及其真正功能可有可無,從而斷絕了真與抽象實體的關系。同時,與謂詞相關的意指語境也不是將一個表達式關聯一個抽象實體📿,而是將一個表達式進行功能歸類🚓0️⃣。這樣,語言行為本身的意指和意向性不再依靠形而上學的抽象實體。這些觀點相互關聯,融入到一幅自然主義存在論圖畫中👨🏿⚖️。這是一幅唯名論的圖畫🌧,其中並非真的存在抽象實體🕸👩👩👧,抽象實體其實是語言實體🚵🏼♀️。
05🦸🏽♂️⛹🏿♂️:闡明理由🧛🏼♂️:推論主義導論
書本信息
作者🎀:[美]羅伯特· B·布蘭頓
譯者🫵🏻:陳亞軍
出版社:意昂3平台出版社
作者簡介
羅伯特· B·布蘭頓( Robert B. Brandom, 1950-) ,當代美國哲學界最傑出的哲學家之一,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國際影響🐕🦺,受到哈貝馬斯、羅蒂等著名哲學家極其高度的評價😎。他是實用主義的最新代表人物,也是分析哲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是美國匹茲堡大學哲學系的傑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美國文理意昂3院士,梅隆獎獲得者。著有《多種視角下談實用主義》《逝去的偉人》《說與做之間》《哲學中的理性》《使之清晰》《闡明理由》《從表象主義到表達主義》等。
譯者簡介
陳亞軍(1960-),哲學博士🪦,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意昂3平台杜威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英美哲學、實用主義🙏。主持有關實用主義研究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四項,目前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實用主義研究”(首席專家);曾入選“哈佛燕京學者”“富布萊特學者”“弗裏曼學者”等基金項目。
著有《哲學的改造》《實用主義📲🧚🏽♀️:從皮爾士到普特南》《從分析哲學走向實用主義——普特南哲學研究》《形而上學與社會希望——羅蒂哲學研究》《超越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實用主義的敘事轉換與效應》《實用主義研究自選集》《匹茲堡問學錄——圍繞〈使之清晰〉與布蘭頓的對談》等。
內容簡介
1994年👨🏿🌾,布蘭頓的哲學巨著《使之清晰》問世。這是一部受到學界高度贊賞的經典著作👷🏽♀️,哈貝馬斯稱其為“裏程碑”式的著作🌌,將它與羅爾斯的《正義論》相提並論🕺🏼,羅蒂認為它是英美哲學五十年來的總結🥰。但這部著作也極其晦澀難懂。2000年🙍🏽♀️🧑🏻🎄,為了幫助讀者理解《使之清晰》一書🤣🪅,作為對《使之清晰》的導論,布蘭頓出版了《闡明理由🏝:推論主義導論》(Articulating Reasons: An Introduction to Inferentialism) 一書。該書對《使之清晰》的內容和復雜結構做了更加簡練而清楚的闡釋📭🤸🏽♂️,有助於讀者對布蘭頓整個哲學思想的脈絡及內涵的深入理解。
全書由“導言”和六章構成,集中討論了“語義推論主義和邏輯表達主義”“行動、規範及實踐推理”“可靠主義的洞見與盲點”“什麽是單稱詞,以及為什麽存在單稱詞?”“ 從推論到表象的社會路徑”以及“客觀性與合理性的規範精致結構”等內容。這些內容涉及語義學、語用學、社會實踐🤱🏻、交往理性、表象與世界等當代哲學爭論的重要話題。
布蘭頓將分析哲學的語義學和實用主義的社會實踐等結合在一起🩷,將康德、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傳統與當代英美哲學的主要關註結合在一起,為這些討論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帶有原創性的視角,同時也為讀者對當代實用主義和分析哲學的發展與融合提供了一個考察的進路。
06:推理及萬物邏輯
書本信息
作者🤔:[美]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
編者:[美]凱尼斯·萊恩·凱特納
譯者:張留華
出版社:意昂3平台出版社
作者簡介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美國最具獨創性的哲學家之一,物理學家,數學家,實用主義創始人🧑🏿💻。主要作品有Collected Papers of C.S.Peirce,Writings of C.S.Peirce:A Chronological Edition等等👴。
編者簡介
凱尼斯·萊恩·凱特納(Kenneth Laine Ketner),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皮爾士講席哲學教授,前國際皮爾士學會主席,著有《他的鏡像本質💺:皮爾士自傳》,還曾與人共同編輯出版《皮爾士已發表作品全集》(微縮版)、《皮爾士(國家)雜誌供稿集》(四卷本)🤮🙅。
譯者簡介
張留華,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意昂3平台杜威中心兼職研究員,著有《皮爾士哲學的邏輯面向》(2012)等🧑🏼🤝🧑🏼。
內容簡介
《推理及萬物邏輯》原為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1898年“劍橋講壇”系列演講的講稿結集。在好友詹姆斯的極力勸說下,皮爾士一反常態🎊,盡量采用那些未受邏輯和哲學訓練的普通大眾所能理解的術語🧑🧒,來呈現自己的思想。本書可以視作皮爾士對自身哲學工作完整而融貫的闡述,同時也是對其成熟時期思想清楚而透徹的介紹。另外,凱特納和普特南的詳盡導論亦有助於讀者對全書內容的深入理解🖐🏿。
全書先從解釋哲學的本性開始⬇️,繼而闡明皮爾士自己的主張:數學提供了邏輯和形而上學的根基。此處,我們可以看到19世紀60年代以來皮爾士思想中以下觀點的最明晰表述,這種觀點認為:推理區分為歸納💅🏻、演繹和溯因三種類型🕵🏼♀️。隨後📨,皮爾士介紹了他主要的邏輯學說,還試圖提供一套科學分類法🧑🏼🍼、一種範疇理論以及一種科學理論🫙。結尾處,皮爾士從“推理”轉向“萬物邏輯”🙅🏿,提出進化宇宙論來解釋法則的實在性🔢,並描繪了他在發展此種宇宙論時運用到的推理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