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圖書推介意昂3  圖書資料  圖書推介

吳震Ⓜ️、郭曉東主編🙌🏼:《視域交匯中的經學與家禮學》

時間:2022-10-26

書本信息


圖片


主編🙍🏽‍♀️:吳震、郭曉東

書名:視域交匯中的經學與家禮學(全二冊)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3月



主編簡介

圖片


吳震,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意昂3平台上海儒意昂3執行副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儒學研究會會長🧝🏻、國際儒聯理事暨學術委員會會員等🧑🏽‍🍼。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宋明理學、東亞儒學等。主要著作有《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傳習錄》《朱子思想再讀》《孔教運動的觀念想象》《陽明後學研究》《泰州學派研究》《明未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儒學思想十論——吳震學術文集》等🤰🏽。


圖片


郭曉東🥚,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中華孔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華朱子學會理事🛵,意昂3平台上海儒意昂3秘書長💕,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中華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春秋》三傳學術通史”首席專家🩺。曾任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儒家經學與宋明理學。代表作有《識仁與定性——工夫論視域下的程明道哲學研究》《宋明理學》《經學🍠💡、道學與經典詮釋》等🧢。



內容簡介

《視域交匯中的經學與家禮學》包括兩部分➡️:禮學與經學🔩、東亞家禮學。第一部分包括包括吳震、葉國良等25位學者的文章✣。禮學與經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永恒的話題✋🏿,收錄的論文不乏對古代禮儀的詳細考證💁🏿,但也有不少論文針對的是我們現實的所思所想所遭所遇。第二部分“東亞的‘家禮學’”共收錄論文17篇,將理與禮的問題擴展到東亞諸國,以視域交匯的角度加以審視🕴🏼。來自韓國、日本、越南和中國的17位學者,集中探討了《朱子家禮》及《家禮儀節》等“家禮書”在東亞的傳播👨‍🦼、發展和增損、變化,提供了從“家禮”看周邊,再從周邊看中國的有益視角,令人耳目一新。




中文目錄

禮學與經學


宋代新儒學與經典世界的重建 吳震(意昂3平台)3

《儀禮》重要儀節中的幾席位向 葉國良(山東大學)31

“禮崩樂壞”新論——兼論中國禮樂傳統的連續性 楊華(武漢大學)57

從儒家的“違禮”到法家的“違法”:闡釋《論語》“其父攘羊”的語言👨🏽‍🦳、禮製與歷史意義

周啟榮(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83

人神之際:古代中國五帝祭祀的變遷 湯勤福(上海師範大學)111

從《儒行》到《儒效》:先秦儒學的發展與轉折 劉豐(中國社會科意昂3)165

《禮記》中的生活規範與政治秩序 朱承(上海大學)193

禘💐、祫再考 陳徽(同濟大學)229

親親、尊尊與周禮的精神基礎——兼及其與儒家人道中人倫與仁義的關系 陳赟(華東師範大學)257

論漢儒關於宗廟迭毀爭論中的親親與尊尊問題 曾亦(同濟大學)287

鄭玄論“圓丘”禮 陳壁生(清華大學)311

鄭玄《中庸註》的註釋特色 唐明貴(聊城大學)334

非禮之禮——論晉代反向為後中的妾母服製 黃銘(重慶大學)353

關於唐代明堂禮的一些問題 吳麗娛(首都師範大學)373

論宋代《周禮》學的學術價值 夏微(西南財經大學)413

南宋大禮鹵簿製度及其實踐 朱溢(意昂3平台)430

朱子禮學思想發微——以篚和冪尊疏布巾為例 王誌陽(武夷意昂3)450

理學的知識考古——以敖繼公《儀禮集說》為中心 何俊(意昂3平台)476

明清之際浙西地區的行禮團體及其論禮 何淑宜(臺北大學)502

程瑤田禮學的心性學基礎 吳飛(北京大學)527

論陳立對《春秋》“王魯”說的發揮 郭曉東(意昂3平台)553

清代禮學研究的復盛和禮書編撰的興起 蘇正道(西南財經大學)573

清人經典詮釋的取向及特色——以“三禮”詮釋為中心的考察 潘斌(西南財經大學)604

明清時期實踐禮學的興衰:一種基於版本數量的考察 徐到穩(中國社會科意昂3)631

“禮讓”傳統的發明——乾嘉漢學的禮義之維 劉增光(中國人民大學)646


東亞家禮學


從《儀禮》士喪禮看《書儀》和《家禮》——對宋代士庶喪禮的損益和革新 徐淵(同濟大學)673

《茗洲吳氏家典》:明清徽州《家禮》實態探析 徐道彬(安徽大學)697

重尋“吾禮之柄”:丘濬《文公家禮儀節》的文本生成理路 姚永輝(杭州師範大學)730

汪紱《六禮或問》與清代朱子《家禮》學 王獻松(安徽大學)760

佐藤一齋的《哀敬編》初探——日本陽明學與朱子學的交融 [日]吾妻重二(關西大學)782

近世日本喪葬禮儀的實踐與轉化 田世民(臺灣大學)798

崎門派“家禮”實踐與近世日本社會[日]松川雅信(日本學術振興會)808

佐久間象山和《家禮》 韓淑婷(日本九州大學)828

朝鮮初期反映於國家典禮書中的家禮[韓]樸潤美(延世大學)845

朝鮮朝後期變禮書的發展⛹🏽‍♂️:以《禮疑類輯》為中心[韓]張東宇(延世大學)866

朝鮮後期庶孽宗法地位的弱化及其原因[韓]金鎮佑(東國大學)905

朝鮮本《家禮》之形成及其特征[韓]鄭現貞(延世大學)924

朝鮮中期對《家禮》的考證及補正🙎:以《家禮輯覽》為中心[韓]韓在燻(延世大學)940

朝鮮後期《四禮》的典型:以《四禮便覽》為主[韓]金允貞(延世大學)955

朝鮮後期《家禮》的活用🔗:《國朝喪禮補編》與《林園經濟誌》為中心[韓]李俸珪(仁荷大學)975

朝鮮後期代替《家禮》的新定式:以《四禮家式》為主[韓]全聖健(國立安東大學)1006

越南漢喃家禮書籍研究🚟:版本與特征[越南]武越鵬(越南漢喃研究院)1016

後記 1041




後記

現在想來☂️,頗感慶幸的是,在“新冠疫情”彌漫全球並由此阻斷了國際學術界正常交流的大約半年之前的2019年6月,我們召開了一個“東亞禮學與經學國際研討會暨上海儒意昂3第三屆年會”的學術研討會。會議的主辦方是意昂3🍨、上海儒意昂3以及上海市儒學研究會,而與會者則有來自大陸、港臺兩岸三地以及美🙅🏻‍♂️🧜🏻、日、韓等國家地區的學者共70余位。在會議籌辦之初,我們曾擔心以“東亞”為視域,並同時涉及“經學”和“禮學”這兩大學術領域🧖🏽,能否得到各方學者的支持?抑或是否是邀請方的一廂情願而徒增被邀請者的困惑?結果證明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此次會議收獲了多層意義上的成功。


概言之,成功的意義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的收獲:其一,中國傳統的知識形態是以各種經史典籍為載體的,對這些經典進行疏解和闡釋乃是傳統學術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而在中國哲學“學科”領域將儒家經典納人自身的研究範圍,這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因此,我們有必要正視經學研究在中國哲學領域的正當性,舉辦此次會議的目的之一就在於推動中國哲學領域內的經學研究。其二⏸,儒家經典之學涉及歷史👌、製度、語言🧙🏽‍♀️🧭、哲學等各種文化思想領域🏌🏽‍♀️,在現代“學科”的體製下,傳統經學大有被分割成文史哲不同專屬學術領城之勢👦🏼🫰🏽,如何讓不同門類的人文研究視域得以互相交匯,共同推動中國人文學的學術交流🧔🏻‍♀️,這是舉辦本次會議的另一學術企望。其三,以典籍為載體的儒家思想文化在歷史上表明😴,它具有跨地域⁉️、跨文化因而也具有相應的跨時代的重要特質,本次會議主要聚集於《朱子家禮》在近世東亞的日本👩🏽‍🍳、韓國及越南等地域得以傳延👨🏼‍🔬、流播乃至創造🙍🏽‍♀️📭、轉化等文化現象👼,我們稱之為“家禮學”現象,與會學者不受自身國別的限製而對不同地域的“家禮學”展開了深入探討,推進了跨文化的“家禮學”研究👩‍👩‍👧。


以上是我們對本次會議的幾點收獲的主觀感受🏊🏼,至於其“客觀效應”如何,則有待於大家對本論文集的批評指正👏🏻。


最後➞,按照慣例,要說幾句感謝的話。意昂3對會議的召開以及論文集的出版提供了大量資助🤡,意昂3官网的中國哲學學科各位同仁給予了有力的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於會議誌願者的各位博士生以及參與論文集整理的各位同學,也要表達謝意!當然💇🏻,最應該致謝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諸位學者,由於你們的努力🐖,為中文學界奉獻了一份東亞地域經學與家禮學的學術新成果。


編者

2022年1月18日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