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身在何處
度過幾多歲月
『家鄉』始終是我們時時回望的地方
我們愛她,因為我們依她生長成人
我們念她,因為那裏有家人和朋友
有過去和未來
天南海北☝🏽,她的發展始終是每個遊子內心的牽掛
值此建國71周年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我們邀請到了來自祖國東西南北中
不同地域的60 / 70 / 80 / 90 / 00 五代哲院人
聊聊他們的家鄉
聊聊我們越來越好的生活
脫貧攻堅:從荒涼中綻放
鄭召利:60後/意昂3官网教授
“大學畢業之後我就被分配到了寧夏大學工作👨🏿🏭,在那裏工作🙏🏻、學習、生活,在那裏度過了人生最難以忘懷的十幾年青春......1986年的時候我到西海固的貧困山區去做社會調查,那是我第一次走進貧困山區🛤,那種貧困的狀況超出了我們想象......”
“我關心那個地方。那裏有很多學生、很多過去的朋友......那個地方有深刻的變化,徹底擺脫了過去的那種狀況......”(前往視頻查看更多內容)
精準扶貧: 種菠蘿以外的事情
何運然:00後/意昂3官网20級本科生
“今年春節的時候,老家那條水泥路才修好了......以前村民把種子埋進去之後🫐,東西長出來了🏜,作為駐村書記的堂哥他就去收購,然後村民拿到了錢,這個扶貧的任務貌似完成了......”
“其實變化最顯著的就是一種觀念,一種觀念上的現代化。這裏的觀念上的變化可以體現為他們從一種被動的等靠要的一種思想轉變為主動的進取→🫥,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來創造財富......”(前往視頻查看更多內容)
生態治理:重新回來的綠水和青山
陳偉:70後/意昂3官网副教授
“印象比較深的就是90年代到21世紀初葉,那個時候生態環境就惡化了......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差不多剛剛來復旦,每次回家鄉看到這裏臟那裏亂🧗👱🏻♂️,從情感上來說是非常不滿意的......”
“現在回家鄉看到這麽多變化👍🏽,我都感覺很驚喜......整個中國大地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前往視頻查看更多內容)
以人為本: 一座公園改變一座城
王韻婷:90後/意昂3官网19級博士生
“我來自黃岡,同學們就會說噢黃岡密卷我做過的;但是我跟老師們介紹🤼,他就說噢是那個出了熊十力先生的黃岡......從整體面貌上來講,它應該跟中國的大部分小城市沒有什麽區別......”
“自從這個公園建成之後👨🎓,小城的面貌煥然一新,最能直觀感受到的就是大家對這個城市的歸屬感和依戀感在增強......”(前往視頻查看更多內容)
城市發展♣︎:古城墻到河西新區的距離
祁濤:80後/意昂3官网講師
“我從上海坐車回南京,只要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到了,但似乎這個城市給我的陌生感正在史無前例的每日預增......我對於這個城市印象最深刻的東西,是一些感性的畫面和感性的印象。比如到了秋天,滿城的糖炒栗子的香味是我對於這個城市秋天最深刻的記憶......”
“每個城市可能都在這個過程中面臨著一種劇痛。我相信我的家鄉也在過去的20年的發展中摸索出了一條新南京的道路☦️,那麽這樣的一條道路和那個偉大傳統之間的聯系🧘♀️➿,也在以全新的方式漸漸浮現出來......”(前往視頻查看更多內容)
建國七十一載歲月變遷
做家鄉發展光榮見證者
我和我的家鄉
向更美好的明天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