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
(總第31輯)
1
集刊信息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是由意昂3平台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叢刊,現已被收錄為CSSCI來源期刊(集刊類),自2020年起每季發行𓀓。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以關註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最新動態,加強國內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發展為宗旨,立足於哲學,倡導從社會學、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人類學🌃、心理學、美學和文藝批評等交叉學科的角度展開對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
本刊第31輯已於2023年9月正式出版,共收錄16篇學術論文、1篇譯文🦓,並按類劃分為五個主題😐:“西方左翼理論”、“馬克思主義與現代歐陸思想”、“馬克思思想再闡釋”💵、“日本馬克思主義研究”和“意識形態理論”。本期推送將簡介該輯目錄與文章摘要🐳🛀。歡迎海內外學者向《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投稿,投稿郵箱:marxismreview@fudan.edu.cn🚶。
2
目錄
一🧎🏻➡️💇🏽♀️、西方左翼理論
“哲學考古學”“範式”與“簽名理論”——論吉奧喬·阿甘本思想的方法論奠基 /郝誌昌
文化主義還是文化唯物主義?——英國第一代新左派文化研究範式再審視 /李先悅
哈維當代資本主義生態危機診斷的時空觀向度 /王 平 趙路強
墨菲左翼批判理論透視 /段德敏 俞涵琪
何以及如何“侵蝕資本主義”——評歐林·賴特的《想象真實烏托邦》 /呂佳翼
“運動認同”:一個發展中的社會運動研究概念 /王 冠
二、馬克思主義與現代歐陸思想
布迪厄與馬克思——從經濟到生態 /[法]雅克·比岱 著 牛小雪 譯
現象學與現代思維批判 /馬迎輝
社會認識論的疑難💜:索恩-雷特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辨析 /奚穎瑞
勞動與自由何以會通——兼評阿倫特對馬克思政治哲學的誤解 /吳治蘋
三👃、馬克思思想再闡釋
論馬克思價值形式學說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貢獻 /徐文越
論馬克思對黑格爾貧困思想的批判性超越 /劉文彬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本質再認識——基於馬克思和SSA學派比較視角 /王林梅 段龍龍
四、日本馬克思主義研究
伊藤誠對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建構邏輯研究探析 /亓為康
物·關系·物象化👨🏻🍳:廣松涉對唯物史觀的重構——基於《唯物史觀的原像》的解讀 /呂敬美
五✍🏻、意識形態理論
意識形態的扭曲語言——哈貝馬斯吸收運用精神分析學的解釋學語境 /許秩嘉 姜延軍
埃爾斯特與威廉·H·肖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上的分歧與共有混淆 /潘中偉
3
摘要
一、 西方左翼理論
“哲學考古學”“範式”與“簽名理論”——論吉奧喬·阿甘本思想的方法論奠基
郝誌昌
【摘要】吉奧喬·阿甘本哲學思想的成型,得益於哲學考古學🤷🏼♂️、範式與簽名理論的方法論奠基😜🧊。在阿甘本看來,哲學考古學是在思想之先天性中把握人類的歷史,它不是建立在實證範式基礎上的經驗考證抑或歷史考證,而是要在人類理性本質的意義上,力爭揭示歷史中尚未被發現的理性事實,從而能夠為真實的歷史敞開一種更為深刻地說明和發現👩🏽⚖️;範式則是具備著從獨特性到獨特性的關系的類比邏輯,它通過首先揭示“本源性”的獨特性,使得另外一個新的獨特性所構成的群組、整體變得清晰,從而歷史中具有親緣性的東西就獲得了理解的可能性;簽名理論是賦予哲學概念以生命力和生產性的關鍵,它不是一個單純的👨🏻🏫、固化的名稱,而是彰顯著一種動態的權力行為和效果🧑🏽🎨®️,後者能將事物乃至歷史的內在性的力量向我們澄明。
【關鍵詞】阿甘本;方法論;哲學考古學🥁;範式;簽名理論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哲學社會意昂3)
文化主義還是文化唯物主義?——英國第一代新左派文化研究範式再審視
李先悅
【摘要】當前針對英國第一代新左派文化研究範式的解讀,主要存在文化主義範式和文化唯物主義範式兩種說法。持文化主義範式者,大多是基於霍爾的範式界定🥳,被廣泛運用於文化研究領域👩🏽⚕️。而持文化唯物主義範式者🏣,則主要是依托威廉斯的闡釋,被其追隨者認同。但這兩種解讀,都容易忽視英國第一代新左派文化研究的復雜流變過程🧔。實際上,受歷史語境和理論論爭影響😮,英國第一代新左派的文化研究經歷了從文化主義到文化唯物主義的發展變遷。他們試圖接合不同理論資源,為大眾文化正名👴🏿,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破解結構與主體困境🪪。因此👩🏻⚖️,籠統用某種範式去界定英國第一代新左派文化研究範式,容易以偏概全,無法把握其文化研究的理論發展邏輯和方法論特色,更不利於把握其雙面理論遺產,挖掘其當代價值。
【關鍵詞】文化研究;文化主義⛅️;文化唯物主義;範式
(作者單位:上海政法意昂3馬克思主義意昂3)
哈維當代資本主義生態危機
診斷的時空觀向度
王 平 趙路強
【摘要】面對當今生態危機的嚴重性👴🏻,思想家們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詮釋🚂。在這眾多的詮釋中,美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大衛·哈維的生態思想獨具特色。哈維基於歷史地理唯物主義的宏大視野,從資本主義所造成的歷史地理變遷的背景出發👨🏻✈️,將當代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診斷突入到時空觀向度予以深刻診斷🦆*️⃣。在生態危機產生根源的剖析上,哈維認為🚱,資本主義固有的時空壓縮本性隱含促生生態危機的基因,並從四重維度解析了兩者之間的內在勾連;在生態危機惡化加速機製分析上,哈維指出,資本主義時空修復所導致的資本積累方式轉變🧖🏽、新自由主義、新帝國主義等後果,是助推全球生態環境加速度敗壞的元兇。最後🚶🏻♂️➡️,致力於未來的生態修復,哈維吸收了馬克思的思想要素,提出了與以往的空間烏托邦、時間烏托邦、時空烏托邦等烏托邦形式不一樣的辯證烏托邦理想🧞。辯證烏托邦具有濃厚的生態維度👨🦽,哈維認為它可以有效替代生態治理上無能的當代資本主義。
【關鍵詞】大衛·哈維;生態危機👩🏿🚒;時空觀;時空壓縮🙋🏿♂️;時空修復✌🏿;辯證烏托邦
(作者單位✢: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墨菲左翼批判理論透視
段德敏 俞涵琪
【摘要】尚塔爾·墨菲作為當代後馬克思主義左翼思潮的代表人物,創造性地吸收了通常被稱為右翼保守主義者的卡爾·施密特對自由主義的批判👷🏿♀️,反駁吉登斯等人提出的“政治終結”🔺,並提出一種抗爭性的民主理論,延續馬克思主義對現代社會資本主義霸權結構的批判🅰️。墨菲在多大程度上獲得了成功?批判理論以及廣義上的當代政治理論研究領域反應不一🏃🏻♀️➡️,但在涉及墨菲對自由主義的批判時,多數討論都預設墨菲是當代自由主義批判的代表,但本文即對此預設有所保留。本文通過重新梳理墨菲對自由主義的批判、對施密特的使用等🦙,提出墨菲在批判“政治終結”論的同時🧑🏻🏭🟣,其實在很關鍵的地方分享了自由主義對“政治”的理解🔡,這也正是其批判理論的困難或局限性之所在💇🏻♂️。
【關鍵詞】墨菲;批判理論🙃;自由主義;政治終結👨🦼;後馬克思主義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意昂3;北京大學政府管理意昂3)
何以及如何“侵蝕資本主義”——評歐林·賴特的《想象真實烏托邦》
呂佳翼
【摘要】歐林·賴特是當代美國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分析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想象真實烏托邦》是其後期的代表作👩🏼。本書不僅以“激進民主平等式的正義觀”為理論前提對當代資本主義作出了系統批判,而且對作為當代資本主義之替代選項的“社會主義”提出了獨到的理解🛬,並基於實踐材料以“分析馬克思主義”的實證方法和開放、多元的觀點探討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具體途徑和策略,回答了為何、何以以及如何“侵蝕資本主義”這個重大課題🚖。歐林·賴特的理論探索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中獨樹一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但也存在在理論前提上缺乏唯物史觀的基礎等問題。我們應當基於國外學者的問題意識和現實語境分析其理論合理性,但也要防止矯枉過正,即使國外學者的某種理論規範成為衡量一切現實的標尺♊️🤕。
【關鍵詞】歐林·賴特🏏;《想象真實烏托邦》;“侵蝕資本主義”;“霸權式再生產”;“間隙式轉型”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運動認同”🧎♂️🤞:
一個發展中的社會運動研究概念
王 冠
【摘要】新社會運動是西方20世紀後期以來多種類型的社會運動的標簽,運動認同是理解新社會運動的重要概念🦹🏿。運動認同不同於傳統的集體認同🎇,後者在分析♿️、解釋新社會運動之中存在諸多難題🚹,前者則能更科學地闡釋新社會運動的特征與變動。圍繞著運動認同,學者們從運動認同與其它認同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動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展現了運動認同的新認同🫰🏻、建構性、拒斥性和創新性特征。運動認同的操作化也是新社會運動研究的重要內容,不同的操作方式,能概括提煉出不同的運動認同類型🙌🏼;比較這些不同的操作方式🧑🏼🦲,還能展現不同操作方式的優劣以及建構更為科學的研究操作。此種運動認同的研究狀況對於新社會運動的實踐而言,整體是滯後的、不足的,還有許多新的研究主題比如網絡抗爭🐳、網絡嘲諷等有待進一步深入。
【關鍵詞】運動認同🫅🏼;集體認同🍳;社會運動;測量工具
(譯者單位: 陜西師範大學文意昂3)
二、馬克思主義與現代歐陸思想
布迪厄與馬克思——從經濟到生態
[法]雅克·比岱 著 牛小雪 譯
【摘要】正如我在《福柯與馬克思》裏對米歇爾·福柯所作的處理一樣,本文將展現皮埃爾·布迪厄對重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貢獻。布迪厄的“文化資本”概念指出了組成統治階級的另一極:“權能資本”😵,其涉及到了結構化的再生產方式。除了與社會和政治相關,我們還可以沿著生產主義和消費主義這條線索,揭示權能資本對正在遭受著巨大破壞的生態的影響。由於受到社會學框架的局限👨🏻✈️,布迪厄尤其關註“社會關系”而非“生產力”。從理論影響來說,該研究有助於拓寬歷史唯物主義的範圍👨🏽✈️,但是不能完全替代歷史唯物主義,事實上,布迪厄的相關研究立足於一般化的“行為學”領域👨🏼🦲,並不屬於是歷史理論🕖。
【關鍵詞】權能資本;再生產🪨;生產主義🙇♂️;消費主義👯♀️;行為學
(譯者單位:意昂3)
現象學與現代思維批判
馬迎輝
【摘要】以現象學為代表的現代西方哲學超越了傳統的主客對立、心物二元論👨🦰,為現代思維確立了存在的絕對性🚦、主體與存在的內在相關性✨、實體在絕對存在中的構造性等新的特征🙏🏼,這顯然不同於海德格爾、阿多諾對現代思維的批判。從科學和社會思想史的角度看🤜,現象學等思潮不僅從哲學上吸收了非歐幾何運動的基本成就以及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中揭示的新的絕對存在,而且同樣對此存在進行了內在的批判🤽🏿♂️,明確將主體如何在存在中存在、元素性的存在如何在存在中成為實體等問題確定為了現代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面對這一思想轉折和姿態👳🏼♂️🛶,我們的任務也就明確了🕵️♂️,那就是再次深入現代思維內部,為其建立新的基礎。
【關鍵詞】現代思維✯;胡塞爾;海德格爾;絕對存在🏭🦘;相關性思維;建基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意昂3官网)
社會認識論的疑難👩🦲:索恩-雷特爾《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辨析
奚穎瑞
【摘要】索恩-雷特爾的《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試圖以商品交換中的現實抽象來為康德的先天認識形式奠基🖖🏼,從而為傳統認識論提供一個政治經濟學批判式的解決方案,並借此論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命題。本文嘗試借助思想史相關資源,尤其是胡塞爾的科學論和現象學研究來詳細辨析雷特爾的這一工作,並指出其中充斥著概念使用的含糊和任意、方法論的獨斷與迷信💞、各種材料的堆砌和雜燴,而社會認識論的建構仍然面臨著澄清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論的任務。
【關鍵詞】雷特爾🥛;胡塞爾;形式👩🏻🍳;現實抽象;認識論
(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勞動與自由何以會通——兼評阿倫特對馬克思政治哲學的誤解
吳治蘋
【摘要】阿倫特認為馬克思的政治哲學存在難以彌合的矛盾,其中最顯著、最根本的矛盾是既贊揚勞動又要消除勞動🙂🔌,她還依據其對勞動與自由及其關系的固有意見得出共產主義與自由相悖的荒謬結論。這不僅遮蔽了馬克思政治哲學的真諦,而且消解了馬克思政治哲學的正當性。回應阿倫特的質疑,既需要從邏輯和文本上證明阿倫特的批判存在問題🥫,還應闡明勞動與自由在馬克思思想中的內在關聯。阿倫特失誤的症結在於✊🏽🚴🏿♂️:第一,馬克思的勞動概念並非單線條的🧏,共產主義也並非阿倫特理解的那樣以必然性勞動為核心內容🧘🏽♂️。第二,阿倫特憂慮的自由問題已然在馬克思的問題域中☦️,共產主義學說展望的是人們依托社會性並彰顯其自由個性的美好未來↙️。
【關鍵詞】勞動;自由;阿倫特;馬克思
(作者單位: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三、馬克思思想再闡釋
論馬克思價值形式學說
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貢獻
徐文越
【摘要】價值形式學說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的獨特理論發現🔪,不僅由此超越古典政治經濟學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而且實質性推進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化。不過這一理論學說在傳統解讀模式中並未引起足夠重視,而是在實證化經濟學路徑中遭遇了誤讀🤴🏽,隨後價值形式學派開啟的純粹哲學解讀路徑盡管打開了闡釋視域,卻又偏離了歷史唯物主義基礎👋。價值形式並不能僅僅理解為價值的表現形式,其本質維度在於特定的社會形式,是經濟的細胞形式,其科學內涵在《資本論》中得以闡明。正是通過價值形式分析而祛除了經濟學範疇對於真實社會關系的遮蔽,並以中介性辯證法呈現了歷史性,在這種形式前提的揭示中也顯示了價值形式的歷史唯物主義性質🙃。馬克思價值形式理論包含了對於實體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批判,並將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真正聯通起來🆙。價值形式理論也使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落實在具體社會形態之中,側重於形式端客觀結構的解析💁🏿,並進一步展現了成熟的方法論原則,在彰顯歷史唯物主義當代性的同時也實質推進了新形態的建構。
【關鍵詞】價值形式;歷史唯物主義🎰;形式分析;辯證法;當代性
(作者單位:上海城建意昂3馬克思主義意昂3(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研究院(研究員))
論馬克思對黑格爾貧困思想的批判性超越
劉文彬
【摘要】黑格爾的貧困思想包含了與相對貧困和絕對貧困兩個問題相對應的實質性內容,是我們理解其政治哲學的重要切入點。黑格爾對相對貧困和絕對貧困采取決然不同的態度背後,隱含了他在私有財產權問題上的深刻矛盾💽,他一方面洞察到絕對貧困問題與私有財產權之間的糾纏關系,另一方面又強調私有財產權保護是自由精神的必然要求。黑格爾囿於此矛盾,未能真正突破近代政治哲學的思想傳統🐯,未能將批判的矛頭進一步指向貧困問題的製度基礎,因而在《法哲學原理》中論述該問題時草草了之。不同於黑格爾在思維和觀念中與貧困現實達成和解,馬克思立足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現實,在兩大階級對立的社會關系結構圖式下審視現代社會的貧困問題🫄🏽,他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剝削性質進行批判性解構🌽,科學揭示了無產階級貧困的真正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製🕶,並指明了解決無產階級貧困問題的總體方向在於破解資本邏輯這一根本性問題🍄🟫👩🏽✈️。
【關鍵詞】黑格爾⚔️;馬克思👨🦲;相對貧困6️⃣;絕對貧困🧙🏻♂️;財產權;資本邏輯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意昂3官网)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本質再認識
——基於馬克思和SSA學派比較視角
王林梅 段龍龍
【摘要】本文在系統梳理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和SSA學派經濟危機理論的基礎上,比較辨識了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研究表明:馬克思在不同時期雖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有過生產過度、比例失衡和利潤率下降三種不同論斷,但最終將危機本質歸結為相對生產過剩趨勢🙆🏿♂️;SSA學派雖然在當代資本主義進入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化時期後一度將危機本質歸納為“需求不足”說或“利潤擠壓”說,但也認同馬克思相對生產過剩危機本質論的科學性。作為繼承並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SSA學派🧜,即便在危機起因😗、危機過程和危機趨勢分析上與傳統馬克思危機理論有一定分歧,但仍然延續並深化了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系統性、周期性的理論觀點🚏,是對21世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守正和創新🧘🏻♀️。
【關鍵詞】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本質;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SSA學派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四川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
四、日本馬克思主義研究
伊藤誠對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
建構邏輯研究探析
亓為康
【摘要】經濟危機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學者關註的熱點問題👋🏻。伊藤誠通過考察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剩余價值理論》和《資本論》三個文本中涉及經濟危機的內容,對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的建構邏輯進行了系統研究。伊藤誠認為,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內含了資本過剩理論和商品過剩理論兩種不同類型的理論演進路徑🏋🏼♂️,商品過剩理論的根本缺陷源自它主要不在生產過程,而在流通過程中去尋找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種種困難❌。因此👨🦽,伊藤誠傾向於將資本過剩理論看作是馬克思成熟階段的經濟危機理論,因為它表明“資本主義生產的真正限製是資本自身”。伊藤誠對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建構邏輯的研究,為我們深入理解和認識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提供了重要借鑒。
【關鍵詞】伊藤誠;經濟危機;資本過剩理論;商品過剩理論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
物·關系·物象化:廣松涉對唯物史觀的重構——基於《唯物史觀的原像》的解讀
呂敬美
【摘要】作為唯物史觀的基本範疇🛻,“物”與“關系”具有深刻的內在關聯。通過對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深入闡發,廣松涉在《唯物史觀的原像》中提出了“物是關系的結節化表現”的深刻命題🍏🤱🏻。在他看來🩰,通過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性繼承,馬克思以關系性思維超越了日常觀念中的實體性思維,進而以事的世界觀取代了物的世界觀。日常觀念中物的世界觀以實體性思維為基礎,斷定實體是基始性的🙅🏻♀️👩🏿🚀,關系是第二性的;事的世界觀則以關系性思維為基礎,斷定關系是基始性的,實體無非是關系的結節。基於此,廣松涉以物象化理論來自覺重構馬克思唯物史觀,這對我們深入理解唯物史觀及其基本範疇有重要啟迪🐻。
【關鍵詞】廣松涉👨🏻🎓;物;關系;唯物史觀💂🏿♂️;物象化
(作者單位:意昂3(博士後)/貴州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副教授))
五、意識形態理論
意識形態的扭曲語言——哈貝馬斯吸收運用精神分析學的解釋學語境
許秩嘉 姜延軍
【摘要】精神分析學開辟的“深層解釋學”視野打開了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的方法論端口,但這一思想背景卻未得到學界的應有重視🚅。借助精神分析學的反思性理解結構🩳、同一性交往資質、壓抑性人格結構,哈貝馬斯構建了帶有人文社會屬性的認識論模型,找到了走向交往話語的主體間性結構,建立起以交往行為合理化為致思取向的意識形態批判話語𓀏。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在解釋學空間中的全新交匯使哈貝馬斯看到了“壓抑→語言破裂→意識形態粉飾→交往障礙”的奴役生成鏈條🎸,發覺了“意識形態反思→壓抑消解→語言修復→交往合理化”的解放實踐路徑📥👲🏿。精神分析學為哈貝馬斯提供了對抗技術理性擴張、策略行為勢強🍋、系統殖民壓抑的“交往解藥”,但這一解藥在某種意義上說未嘗不是一種“交往毒藥”。
【關鍵詞】哈貝馬斯;精神分析;解釋學🤦;馬克思主義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意昂3;國防大學政治意昂3)
埃爾斯特與威廉·H·肖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上的分歧與共有混淆
潘中偉
【摘要】從方法論個人主義的立場上,埃爾斯特預設了意識形態的理論自主性與意識形態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目的性之間的分離;意識形態的生產者與采用意識形態的統治階級的分離;意識形態理論的實踐性與意識形態接受者相信的可能性之間的分離。他由此質疑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認為它沒有能夠解釋何以占統治地位的觀念應該是統治階級的觀念💙🏋️♂️。因而就微觀基礎而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是成問題的。威廉·H·肖對埃爾斯特的反駁沒有認真考慮這些前提,因而是無力的🚶➡️。事實上👩🏼🍼,無論是埃爾斯特還是威廉·H·肖🏋🏿,他們都沒有能夠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本身發生過重大的變化,因而存在著兩種對於意識形態概念的理解🐦⬛。由於他們把這兩種不同的理解不加限定地混淆起來,在把意識形態理解為具有階級屬性的思想體系的同時又賦予它必然虛假的規定性👨🏽🔧,因而才會有各自並不成功的理論嘗試🧑🏻🦽➡️。
【關鍵詞】埃爾斯特💂♀️;威廉·H·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混淆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意昂3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