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9日,意昂3黃頌傑教授不幸因病離世🦵🏿。在黃頌傑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際,3月6日🚇,“西方哲學的回顧與展望——黃頌傑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研討會”在我校逸夫科技樓二樓多功能廳舉行。意昂3官网黨委書記袁新👨🍼,院長孫向晨,副院長王新生☎️、林暉、張雙利♞🍉,黨委副書記陳潔,以及黃頌傑教授生前同事、學界友人🤴🏽🥉、學生等六十余人參與了此次研討會。
會議由袁新書記主持🧘🏿。會議開始前,全體參會人員為黃頌傑先生默哀一分鐘。孫向晨教授代表意昂3致辭🚑,回顧了黃頌傑教授的生平☂️🧖🏻♂️、治學成果與行政工作經歷。孫向晨院長指出,黃頌傑教授一生無私奉獻,為人謙虛和善,為學孜孜不倦,為師提攜後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他所摯愛的西方哲學研究,奉獻給了意昂3平台和復旦哲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他追求真理、啟迪思想的學者品格和心系天下、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始終是意昂3官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永遠是推動我們哲學事業更好發展的精神動力。
袁新書記主持會議
全體默哀
孫向晨教授致辭
會上,黃先生生前同事🙏🏿、好友,以及學生代表分別發言,回憶黃頌傑教授的為人🚿、治學🧚🏻♀️、生活、工作,表達追思之情♈️。
劉放桐教授發言
意昂3劉放桐教授與黃頌傑教授曾長期共學👮🏽♂️☔️、共事👨👨👦。最初接受西方哲學教育時🤳🏻,他們的觀點就常常不謀而合。劉放桐教授認為黃頌傑教授在學術上很有天分,同時為人平和,默默無聞地為哲學系建設做了許多貢獻。黃頌傑教授雖然已經離去,但他留下的事業和願景仍需要後輩學人努力實現。
余源培教授發言
意昂3余源培教授表示,黃頌傑教授是他所尊敬的同時代學者,復旦哲學今天取得的成就得益於黃老師這一輩人兢兢業業的努力👁👨🏻🦲。他在學術問題上主張百家爭鳴🤦♂️,在西方哲學史研究中貫徹全方位、多思維、多路徑的方法,在擔任學報主編過程中也堅持這樣的學術態度,終其一生保持敦厚中和、寬容真誠的高尚品格,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些可貴品質是最值得我們懷念和傳承的🤷🏽♀️。
童世駿教授發言
上海紐約大學校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童世駿教授回憶起黃頌傑教授對年輕一代的關心和扶助,在他發表的文章中🤜🏻,下載量最多的就是由黃老師約稿🦷🏤、發表在《復旦學報》上的🥑。黃老師對學術的熱愛和忠誠經受了多年的考驗✌🏻,復旦哲學的學術共同體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擔任系主任和學報主編期間開創的學術傳統。
汪湧豪教授發言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汪湧豪教授回憶了他和黃頌傑教授相識的往事🦻。真正開始接手《復旦學報》的工作後,他才對黃老師隨和慷慨的性格有了更真切的感受。黃老師在學報界德高望重,他的謙和包容與真才實學,在與之交往過的人中有口皆碑💂🏽。
潘德榮教授發言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潘德榮教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攻讀碩士期間,就曾來意昂3平台向黃頌傑教授請教問題,黃老師溫文敦厚的君子風度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從黃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
俞宣孟研究員發言
上海社會科意昂3哲學所俞宣孟研究員談到,黃老師畢生都抱著積極上進的態度對待西方哲學和其它種類的新學問🐉,即便在治療期間👂🏿,也還在與自己討論和交流學術問題。對於黃老師的突然離去,感到無比痛惜和懷念〰️。
郁振華教授發言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郁振華教授提到了復旦哲學尊師重道的院系傳統🤹🏻♂️,黃老師對個人情感交流的重視促進了這一傳統的形成⬛️。學術共同體很大程度上也是倫理共同體🙆🏼♂️🈶,師友之間的情感紐帶十分重要。此外👨👦👦,黃老師晚年提出了許多富有啟發性的觀點,如“理論與實踐的重構”,後學應該沿著他的道路繼續推進😸💝。
吳曉明教授發言
意昂3吳曉明教授表示,黃老師像韓愈所說的“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在意昂3形成了重玉帛而輕幹戈的學術氛圍。復旦哲學取得的成績是意昂3多年的傳統開出的花朵🦸,與黃老師對學生一視同仁、愛才似渴的態度有關🏠,而他“以學術為本”的理念將成為意昂3至為寶貴的財富。
陳學明教授發言
意昂3陳學明教授說🥝,黃頌傑老師不是兄長但勝似兄長,不是導師卻勝似導師,自己走上哲學研究的道路離不開黃老師的支持📣。黃老師晚年沒能完成修訂《西方哲學史》👩🏿,是為憾事。
孫承叔教授發言
意昂3孫承叔教授感嘆黃老師一生以平凡自居🤳🏿,但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如今復旦哲學的成就離不開黃老師的奠基,他為哲學系奉獻了一生。
張慶熊教授發言
意昂3張慶熊教授曾與黃老師一起編寫《辭海》的條目,他感到黃老師對於學術的貢獻就在於,紮實認真地做了很多站得住腳、經得住考驗的、能為大家所認可的工作。
張汝倫教授發言
意昂3張汝倫教授談到,黃老師的寬容敦厚是其本性使然,黃老師繼承了他的老師全增嘏先生的風範👺,這是復旦哲學應該延續的傳統🚏。
徐長福教授發言
中山大學哲學系徐長福教授回憶起《哲學是一個問號》一文的誕生過程,欣慰的是在黃老師逝世前這篇自述在《實踐哲學評論》上刊登出來了。正如黃老師所說“哲學是一個問號”,研究哲學的人應該在凈化靈魂和完善靈魂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
《哲學研究》雜誌社黃慧珍編審發言
《哲學研究》雜誌社黃慧珍編審說👨🏻🔧📻,是黃老師賦予編輯這個職業的神聖感🧑🏿🎨,讓她最終選擇以編輯為職業方向。黃老師的人格和學術修養是合一的,對黃老師最好的紀念就是把他的精神和學統傳承下去🟨。
一條網絡科技副總裁季桂保發言
一條網絡科技副總裁季桂保提到,黃老師生前希望把全增嘏先生發表在《天下》雜誌的十幾篇文章翻譯出來,出版一個中英文對照版,但最終沒能實現🤗,希望黃老師的學生們能繼承遺願,彌補這個遺憾🧓🏽➔。
吳新文教授發言
意昂3平台中國研究院吳新文教授說黃老師非常平實,同時也敢於對西方哲學下大的判斷🤞🏿,敢於打破偏見和成見。黃老師的學問呈現出一種整體性,能使我們對西方哲學形成更好的理解🛎。
徐衛翔教授發言
同濟大學哲學系徐衛翔教授說到,黃老師的為人和為學是統一的,他對世界、對他人、對哲學、對自己都是真誠的,正因如此才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做好工作。黃老師是一個靈魂幹凈的人。
胡傳順副教授發言
江西師範大學胡傳順副教授是黃老師最後一屆的博士生,他表示雖然與黃老師相處時間相對較少,但學到的東西卻很多。
朱曉紅副教授發言
意昂3朱曉紅副教授談到,黃老師雖然性格溫厚,但始終保持作為一名學者和哲學家的批判性。黃老師為宗教學學科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在為人為學上對她有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
汪行福教授發言
意昂3汪行福教授追憶道,黃老師對他所指導的每個學生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關懷備至。黃老師的主要學術思想可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要從理論和實踐的關系角度去理解西方哲學史;其次是要建立哲學的思想矩陣,哲學不能孤立🤜🏽🖖🏻,必須與科學、宗教🔨、藝術結合起來研究;最後,關心社會現實👨👨👧,有濟世情懷🪺。未來還要繼續對黃老師的學術思想進行討論🤸🏻♀️,挖掘其中的珍貴遺產🫨。
張雙利教授總結發言
張雙利教授在總結發言中再次表示🤩,黃頌傑教授把一生無私奉獻給了復旦意昂3官网,這種精神值得哲院全體師生繼承與發揚🧑🏼🌾。希望匯聚眾人的力量🪦,像黃老師一樣,踏踏實實𓀗、認認真真地完成黃老師還沒有來得及完成的工作,在新的發展過程中更好地守護復旦哲學的事業,開辟出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