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新視野(全二冊)》
主編🎧:吳震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04月
ISBN🧑🏻🍼:9787100194303
宋明理學向來有“理學”“道學”“新儒學”等不同稱謂,在中國哲學的發展中占據承上啟下的歷史地位👗。本書為2018年“宋明理學國際論壇”會議論集的編選🛁😻,結集了七十余位國內外學者的精心之作,呈現出中國哲學視域下的理學與儒學、理學與道學👩🏻🦲、理學與經學👩🏽⚕️、理學與心學😉、理學與氣學乃至中西比較、現代詮釋、東亞儒學等多元互動的學術主題🧙🏽♀️。宋明理學作為中國哲學研究的一個專業方向,經過近四十年的研究積累以及幾代人的學術傳承,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吳震,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意昂3平台上海儒意昂3執行副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儒學研究會會長🥂、中華日本哲學會常務理事、國際儒聯理事暨學術委員會會員等♨️🖊。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宋明理學、東亞儒學等。主要著作有💲:《陽明後學研究》《泰州學派研究》《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儒學思想十論——吳震學術文集》《朱子思想再讀》《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傳習錄》《孔教運動的觀念想象》等。
本來,關於宋明理學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就其時代言,橫跨十一世紀至十七世紀的六百年,就其內涵言👩🏼🦲,涉及理學理論的概念系統及其所蘊含的哲學問題,就其思想的歷史地位言🈺,堪稱中國儒學思想發展的第二期重要階段(關於儒學發展的“三期說”“四期說”,本文擱置不論)🫳🏽🤷🏻♂️,就其理論的代表形態言,則非十二世紀朱熹開創的朱子學及十六世紀王陽明開創的陽明學莫屬,因為朱子學與陽明學具有貫通宋明理學的理論歷史地位,宋明理學的哲學問題大多可以從朱子學與陽明學的理論系統中找到其原初形態及其擴散演變之軌跡。因此🈁,透過朱子學和陽明學這兩扇窗戶☝️,可以使我們得以一窺宋明理學的整體思想動向。
所謂廣義宋明理學🔊🖕🏼,是將宋明理學視作一場整體性的思想運動🎃,盡管其理論建構包含不同階段的歷時性發展,對此,我們需要從理論與歷史這兩個層面來進行思考和把握🅱️。首先,這將涉及如何理解朱子學和陽明學的義理系統問題;其次,將涉及如何把握朱子學和陽明學的歷史地位問題。就學術史的特定意義而言,朱子學表示朱熹的哲學思想,陽明學表示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可是🤓🤽♀️,若以為僅以朱王兩人的思想言說便能把握理學的整體性特征🖖,則必導致學術視野的自我局限,而難以對宋明理學的整體性意義有一個縱覽全局的真正把握🦶🏼。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朱子學和陽明學從更寬闊的視野做一番重新“定義”👰🏼♀️,盡管這項定義是描述性的,是對橫跨宋明時代的朱子學和陽明學的思想現象的一種描述,而並不是從學科意義上,對朱子學和陽明學的學術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做的明確界定👯♀️。在我們看來,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審視💀:從類型學的角度看😋,朱子學代表了理學形態,陽明學代表了心學形態;從學術史的角度看,那麽事實上,無論是朱子理學還是陽明心學,應當都是宋明道學思潮的總體性產物🤴🏼🏋🏻♀️;若從縱覽全局的視野看🚶🏻♀️➡️,朱子學和陽明學無疑是宋明新儒學的兩大理論高峰🕚🧑🏿🎄,在理論性質上,屬於中國儒學傳統中“重理主義”與“重心主義”的兩種理論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