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意昂3舉辦的“經、經學與哲學”青年工作坊於2021年10月16-17日在意昂3平台光華樓召開。開幕式由意昂3何益鑫副教授主持🦤,副院長王新生教授代表意昂3官网致辭💽,表達了對各位與會學者的歡迎↖️,並化用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強調了經學與哲學研究繼往開來的意義。隨後,意昂3張汝倫教授做了題為《論經學與哲學的關系》的主旨演講🔁。
在演講中,張汝倫教授指出⛹🏻♀️,(在中國)經學先於哲學而存在,故應從經學看哲學🐟,即通過考察經學的觀念來思考經學和哲學的關系。張老師重點反思了顧炎武和熊十力對經學的理解。相較而言,他更認同顧炎武的觀念,重視五經及其源流,從“天下之公理”的角度理解經學🎋。至於熊十力的經學觀念,則有以史學代經學的傾向,最大的問題是把經學看作知識對象,從而在某種意義上取消了經學。關於經學與哲學的關系,張老師認為有兩個前提性的問題,一是如何理解“哲學”🌈,一是如何理解“經學”。張老師認為👼,哲學追問性與天道,但其實質是道德學,目的在人自身的完善與良善的生活🧑🚒。在這一點上👗,經學與之一致。它不應被視為客觀的學術,而應看作成聖、成仁之道,對它的神聖性應抱有敬畏感🧗♀️。當然🙍🏽♂️,也要看到💂♂️,呈現為文本的經學只是真理的一部分➡️⚂,我們還應放開心胸,接納其它可能的“公理”🐨。
隨後的一天半時間內,來自全國14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19位青年學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討了經學與哲學的諸多面向🫲🏿。參會學者來自文史哲及古文字等多個專業,論文內容以五經相關問題為主🤸🏼,兼及解經傳統、解經方法🥋、出土文獻與傳世文本的互動等議題。
本次會議延續了復旦哲學青年工作坊的傳統,氛圍自由,不避思想交鋒👨🏽⚖️。會議論文深入當代經學研究的核心領域🧙🏽,現場也就如何理解經的意義,如何處理經學與哲學的關系⏭,如何從經和經學中闡發中國人的經驗和思考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不同專業背景的青年學者,從不同視角對當前古典學術的發展作了反思和前瞻🙆🏻♂️,彰顯了成熟的研究水平與卓越的思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