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談治學意昂3  學生園地  周一談治學

師道匠心 | 從教30周年教師訪談錄

時間:2021-11-05

編者按從教三十載🤴,意昂3官网的老師們有著怎樣的寄語與感懷👎🏿?本期周一談治學🏠,我們采訪了意昂3四位從教三十年的教師,請他們分享從教的心路歷程與思考👩🏿‍🚀。


讓哲學真正地在每個學生的人生自我塑造中起作用


從教30年教師感懷




鄧安慶,意昂3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倫理學學科點學術帶頭人👩🏽‍🦲,德國“洪堡學者”。兼任上海市倫理學學會副會長,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華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輪值主席。主要研究領域為德國哲學、西方倫理學通史🧔🏻、應用倫理學🛅🧔🏻‍♂️。



01



選擇教師這份職業的初心和想法?


我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在海軍工程大學當老師🎢。至於從教,一開始吸引我的並不是教師這一職業,而是哲學研究。自大學二年級開始,我就確定要從事哲學研究👨🏿‍🦱。


我本碩博階段都非常純粹地在學習哲學🤕,自大二上西方哲學史學習康德哲學開始,我就對哲學產生了興趣。我覺得康德哲學是真正的哲學,它有一種真正的理性思維的美,我們以前學的哲學都達不到康德的水平✂️。在山東大學求學期間👭,我聽了很多國內名家關於康德哲學的講座。後來我一直喜歡西方哲學史✪,決定要一輩子研究哲學,做純粹的學者🧠。如此,我很自然地成為了教師👮🥤。



02



從教30年的總體感想和心路歷程🛺?


原先我在部隊講公共課,但我個人對公共課不感興趣☝🏽💩。後來有機會從事哲學研究𓀌,我就一直在做西方哲學史👰。後來我來到復旦,復旦的環境特別好🔉,有自由的學術空間,老師們的專業水平都很高。

  

我一直做的是西方哲學,但後來哲學進行了學科細分🙌🏽。我從部隊出來後⛹🏽‍♀️🧑‍🦱,先到了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當時是全國兩個倫理學博士點高校之一,北方有中國人民大學👸。博士點設立後,我成了西方倫理學的博士生導師,1999年就開始帶博士生🕺👨🏻‍🌾,所以我實際上是轉向研究倫理學的🤞🏻。倫理學是哲學的一個方向,它區別於純理論哲學🧑🏻‍🦯‍➡️,它不那麽空洞🦂,但又包含了形而上學的成分,它能夠從非常抽象的形而上學一直貫徹到整個生活。我覺得這個方向比較適合我🗼,能夠把哲學真正打通🎅🏻。我調到復旦時🎴🧒🏼,復旦西哲很強🚑,但倫理學方面相對薄弱,所以我就到倫理學領域去做研究。之後復旦開始建倫理學博士點👉,我也一直都在倫理學博士點上🤳🏼。



03



老師有何寄語想要送給新生嗎🔙?


今年本科生新生有近60%的同學是第一誌願進入意昂3官网的,他們進入意昂3官网之前就接觸過哲學,甚至聽過哲學課程,說明新生的狀況已經不一樣了,以前新生被分過來被動學習哲學,需要有一個讓他們熱愛哲學的過程🖊👨‍👩‍👦‍👦,現在可能不那麽需要了🍑。

  

對新生來講🎽,一定要抓住三到四年系統學習的機會,真正把哲學搞通,知道哲學是怎麽思考問題的。同學們現在剛成為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可能還意識不到這一點👶🏼💦。如果只是為了一個學位或文憑,還只是在一個非常淺🥷🏻🪣、非常外在的層面學習哲學。但和大多數本科生第一誌願報讀哲學這一點相呼應的是🙆🏽‍♂️,現在社會上很多成功人士,甚至一般民眾都感受到哲學的重要性。無論是否學習哲學🌯,哲學問題在人生當中都是自覺不自覺需要去思考的⛷。

  

哲學思維訓練好,意味著你能有一個自主的判斷力💢。以前學生可能更多依賴父母做主🧖,但畢業以後什麽都得自己做主。進入社會後自己做主,這是一個人的基本起點,你不可能永遠依賴父母⚀,依賴別人。這裏最關鍵的,就是你能不能有一個客觀的判斷。當你走入生活世界以後,什麽都要靠自己來決定💃🏽,比如大學畢業後是考研還是找工作,找什麽樣的工作💻,在哪找工作,去國外還是留在國內……這都需要非常準確的判斷力🥼,這種判斷力就來自於這四年的學習。

  

無論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新生要充分意識到哲學對於人生是有用的,這個“有用”👲🏽,是通過不斷訓練哲學思維,讓我們能夠對事物、對世界、對人生做出一個科學的、理性的、客觀的一種判斷,這是哲學有用性最核心的地方😵‍💫。只有這個能力變成我們的內在品質了,哲學對我們人生的有用性才能真正體現出來,所以新生要真正的掌握的是一種哲學思維🎐。哲學中有各種各樣的哲學,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你感興趣的哲學🧛🏿‍♀️,倫理學、邏輯學🚲、科技哲學等等都可以,但前提是要真正掌握哲學思維的方法🛻,這樣在其他領域加以拓展才是有可能的🧙‍♂️。



04



在30年從教生涯中,讓老師印象深刻的一堂課是?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門課是《<實踐理性批判>導讀》🥱,這是一門本科生課程。在我講課的過程中,學生們非常專心🐈,這門課甚至對部分學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有好幾個新聞系的學生後來都轉到了意昂3官网。有一個新聞系的學生選修這門課,後來去了牛津大學學習社會人類學。在去牛津之前,她專門為我送一張復旦明信片,她覺得這門課讓她的人生有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所以她說她一直非常感激我。我當時剛下完課還暈暈乎乎的,我基本上記不住學生的名字,因為我上課也不點名。但我當時真實地感受到,確實很多人通過這堂課學到了有用的東西🌼💪🏿。所以👄,通過講課真正地讓學生對哲學有興趣🧚🏼、對人生有興趣🦖,這是我作為老師最開心的事情🐘。


我一直強調,每個人都面臨著對人生的自我塑造➝。我們在家庭裏是一個長不大的生命👬🏼,只要父母在,我們永遠都是孩子。但我們不可能永遠在父母的庇護之下來生活,教育實際上是在教我們自主地塑造自己的人生。要真正成為一個人要靠自我塑造,這是倫理學要講的一個核心觀念。所以我每堂課首先都要強調這一點,要讓哲學真正地在每個學生的人生自我塑造中起作用。所以,課講得好不好😛,就在於這樣一種觀念能否被學生把握住🚑。





代際差異的過渡是我們這一代老師會遇到的最大問題


從教30年教師感懷


沈語冰,意昂3平台意昂3官网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3平台藝術哲學系主任🧑‍🦯‍➡️,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浙江大學世界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兼職教授、《藝術史與藝術哲學集刊》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藝術學經典文獻導讀書系”主編🫰🏼💂🏽‍♀️、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文庫·藝術理論研究系列”執行主編。曾任劍橋大學意昂3官网訪問學者🫱🏿,哈佛大學意大利文藝復興研究中心訪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現代美學🏑、現代藝術史🤦🏿‍♂️、藝術理論與藝術批評。




01



從教30年的總體感想和心路歷程♝?


我一天都不後悔選擇教師作為我的職業,我熱愛做老師,就像我熱愛藝術一樣。大家都知道,我是改行做藝術的🫛🧺,我喜歡各種藝術🫠,我所研究的是視覺藝術,這不用說了,我還喜愛廣義上的藝術😌,如文學,電影♗,古典音樂等等😤。

我喜歡做老師👨🏻‍🎓🌺,因為我覺得教師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職業,我可以把我所學到的經驗傳授給學生們,把我得到過的一些教訓同樣的告誡給學生們。大家都知道上課這個詞在英文裏面是lesson,這個 lesson固然有授課的意思,但它還有一個意思,是什麽呢?就是教訓👨‍🦲🌐,就是我們從各種挫折和失敗當中所得到的教訓🧑🏻‍🔬🐾。我認為把這個教給學生💸,讓學生早一點明白,對他們的人生和學習都是很有幫助的。

我對做老師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也頗有體會🚊👰。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不是教學技法💉,或者教學內容等等,更大的問題在於🙆🏻‍♂️,30年正好是真正隔了一代人⚉,就相當於是父親跟兒子💂🏿,中間隔了30年,那麽這兩代人之間的代際差異我覺得是非常明顯的。我覺得這個代際差異甚至比民主差異、男女的性別差異還要大。我們的一些經驗和教訓建立在我們30年前的經驗之上,那種經驗形成了我們的世界觀,我們有沒有可能把我們那一代人的世界觀傳授給下一代人,下一代人所面臨的這個世界環境跟我們當時完全不一樣,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機。如果代際差異過渡的不好,做的不好的話🍯,就是我們這一代老師會遇到的最大的問題。



02



從教生涯中🤴🏻,是否有讓老師印象深刻的學生?

老師是否從學生身上了解到某些新知識、新技能?


讓我印象深刻的學生很多很多🌗,無論是我原來在老浙大,還是現在在復旦,都遇到過許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學生🙇,有些是非常優秀的學生⏸,當然也有一些讓我感到匪夷所思的學生🆒🏃🏻‍➡️,這個可以說很多,這裏不具體展開💩。

那麽我都從學生身上學到了什麽呢👕?我覺得最重要的可能不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些新技能和新知識🫱🏿♖,比如說電腦方面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這一代的學生身上學到一些更加原則性的東西。這一代學生所經歷的社會環境和他們的思想狀況和我們30年前是很不一樣。所以👨‍🦰,就像我在前面強調的,老師有沒有可能把最重要的🪢、最好的東西傳承給學生一樣🤾🏿‍♂️,這個問題倒過來其實也一樣🤿🛳,我們老師能否從學生這裏真正得到一些新的啟發,理解這種差異以及設法去彌補這種差異。






讓學生在觀摩和參與教授之間的切磋爭論過程中學習鍛煉


從教30年教師感懷


劉闖,意昂3科學哲學與邏輯哲學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科學與智能哲學研究中心主任。華東師大物理系學士👨‍❤️‍💋‍👨👨🏼‍🔧,美國匹茲堡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博士,曾任美國佛羅裏達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學哲學👨🏻‍🦼,物理學哲學,科學方法論,智能哲學🤸‍♂️。



01



老師能否分享一下選擇教師這份職業的初心和想法呢?


我最早給學生上課是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做博士生的時候。到了論文最後一年多🧛🏻‍♂️,系裏讓我做teaching fellow,獨自開課教夜校的學生,他們多是在職工作的成年人。記得開過兩門課,一門是科學方法論,另一門是“嬰兒邏輯”(baby logic)。第一次體驗到學生們聽懂了我講課,而且似乎很感興趣👩‍🏭,從此有了教學生的熱情🪥。

到佛羅裏達大學哲學系任教是1991年🧚‍♀️,我一直是系裏唯一的科學哲學方向的老師,這方面的本科和研究生課程,都由我負責。開過專業之內的各種課程♣️,大綱也都是由我自己擬定的♉️,教起來很自由、很爽。佛羅裏達大學是美國公立大學中名列靠前的,今年居然擠進了前5名。理工科專業很強,因此我科學哲學方面的課程,無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課程🙁,經常有優秀的理工科學生來選修。大家都知道,在美國這樣的西方國家👩🏻‍🦰,主攻理工科的學生中🚣,總是最聰明👩🏻‍🦼、最賦創見的同學喜歡哲學,會積極選修哲學類課程👨🏼‍⚕️。

來復旦之後,總體來說,我課上優秀的理工科學生少了,但是本科專業的學生質量比我在佛羅裏達大學教的本科生高一大截,普遍素質🙋‍♂️,對科學知識的了解,都要高明許多;理解力和想象力方面也是這樣。總的來講,我這三十年在哲學和科學哲學領域裏教學耕耘✩,做得非常開心📭,無法想象還有其他什麽領域能夠給我更加充實的三十年🧚。



02



老師有何寄語想要送給新生嗎📹?


同學們來到意昂3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相應地在美國就是進了普林斯頓或者NYU這樣大學的哲學系。意昂3的教學研究力量非常強,至於讀書學習,開展研究工作,應該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不必我來寄予什麽希望。

我倒是希望同學們記住自己特殊的地位和遠大的前程,不要忘記了由此帶給自己的對他人的重大責任👨🏼‍🏭,常常勉勵自己多為他人貢獻,為他人謀利益,為他人奮爭⛹🏻‍♂️,多思考如何將自己在意昂3這樣好的環境中獲得學識和能力分享給他人、分享給社會🧙🏽。



03



在30年從教生涯中🐅✶,是否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跟大家分享呢?


由於我的教學生涯主要是在國外度過的,我講一點在美國佛羅裏達大學哲學系教學的經歷,跟我們復旦哲意昂3的新生們分享一下吧🥼。

佛羅裏達大學是一座典型的美國公立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同樣性質👨‍👨‍👧‍👧,而和哈佛大學那樣的私立大學非常不同,其哲學系不大,不到20位教職人員,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還有講師和臨時教師🧑🏽‍🏫。我1991年從匹茨堡大學HPS拿到博士學位,受聘進入哲學系時,那裏正在經歷一個重建期,當時著名倫理學家Richard Hare在系裏任特聘教授。我到那裏第一學期就參加了他組織的Reading Group並參與了他開的倫理導論研究生課👶。Hare的學問不用說了𓀁,他也是個非常好的老師。我坐在他的課堂裏,潛移默化地學到不少東西♞。

美國大學裏研究生教育有一個很好的傳統,這個傳統當然是從英國和歐洲延續下來的。那就是教授們把研究生從入學第一天就當學術同行看待(其他方面當然不是)。比如,教授們開研究生課👨🏿‍🍳,系裏教授幾乎總是會三三兩兩地去旁聽,課堂上教授們討論熱烈🐬,選課學生不得不絞盡腦汁參與🚅。看似有些殘酷👨🏼‍🔬,但學生在學術素質上得到的鍛煉🥏,是其他方式的教育無法達到的。我非常同意把學生“當學徒”的教育理念。要想學術領先於世界🏊🏻‍♂️,教授們首先要在國際前沿“拼搏”,然後在自己的課堂上和系裏的學生中🐱,保持一種(也許是模擬式的)學術沙龍📠,讓學生在觀摩和參與教授之間的切磋爭論過程中學習鍛煉👨‍👨‍👦‍👦。這種模式,我在匹茨堡大學HPS是深有體會😋,在佛羅裏達哲學系體會更深。我去“旁聽”Hare的課大家可能會覺得理所當然🧑‍🍼,可是Hare也會常來旁聽我們幾個畢業不久的assistant professors的研究生課,而且課上會毫無保留的問問題給評論☄️。在佛羅裏達大學近三十年的教學中💂🏼‍♀️,我以這樣的方式受益匪淺的同事中🤦‍♀️,Hare當然是第一位👨🏿‍🦳,另外還有David Copp倫理學家👨🏻‍💻、Kirk Ludwig心靈哲學家、John Palmer西方古典哲學家等👨🏼‍🏫。我們相互做客各自的研究生課,課堂上毫無保留🏊‍♀️、完全不顧學生是否“跟得上”的學術爭論,是我教學中印象最深的經歷➾。


美國和歐洲(比如法國和德國)的本科哲學教育,在我看來比較薄弱,原因之一大概就是太重視“學徒”式的教學,而現代本科教育🚰,除了在英國那種保留下來的傳統的tutorial system之外🦞🛒,這種模式無法繼續;而在英國👒,也除了牛津🚣🏽、劍橋這樣的頂級學府,The tutorial system 在其他地方也不一定好用👦🏻。






責任與幸福


從教30年教師感懷



王國豫,意昂3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3平台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意昂3平台生命醫學倫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大連理工大學科研院副院長📜,人文意昂3副院長👩🏻‍💼,歐盟研究中心❇️、德國技術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哲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德國DAAD獎學金獲得者(馬格德堡大學哲學系)🚂♠️,斯圖加特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目前兼任中國計算機學會職業倫理與學術道德委員會共同主席,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倫理委員會主任🤶🏿。研究方向:高科技倫理學、生命醫學倫理學🧛🏼‍♂️、環境倫理學、德國技術哲學、科學技術與文化。



01



選擇教師職業的初心與想法?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一開始其實並不想留校做老師,然後是我大學的輔導員說服了我留下來做老師。從德國留學回來後🔲,當時有很多可能性👸,包括從事外事方面的工作,但這次是我自己選擇了繼續在高校做老師🚵🏿,因為經過了十幾年國內國外做過老師又做過學生的經歷後,我還是覺得我適合做老師,我也喜歡做老師。



02



從教30年的總體感想和心路歷程🚞?


總的感覺做老師責任很大🫳🏼,但還是很幸福的。我剛剛畢業留在復旦的時候🧛🏼‍♂️,做過四年的兼職輔導員*️⃣。輔導員的工作很辛苦,學生什麽事情都找輔導員👐🏿。當時我們班級有位女生經常生病,有一次學生夜裏發病,那時候沒有出租車,我就和班級裏的班長和2個男生輪流背著她,將她送到長海醫院。因為當時和同學年齡差不多大,也就大3-4歲吧。我留校後最早上課的班級裏有進修的老師,我記得有幾個年齡比我都大。回國後我曾經在大連外國語大學做過德語老師☆,跟同學們交流的也很多🩼。有些過去的學生現在都是朋友。現在和同學們的年齡是兩代人的差距了,但是有些同學和我還是比較親近的💱,特別是教師節時收到已經畢業工作的學生的一束鮮花或一個問候,感覺還是很欣慰很有幸福感的。



03



老師有何寄語想要送給新生嗎?


上大學的時候🪶,復旦哲學是我的第一誌願,但不是我的選擇🏊。但是我一生當中有多次機會可以逃離哲學的👳🏿‍♀️,包括出國回來後可以重新擇業。但我始終沒有放棄哲學。特別是在外面轉了一圈又回到復旦🏃‍♂️,回到哲學系,在執教三十年的節點收到母校和母系的祝福,這是我最欣慰的。復旦哲意昂3有非常優秀的同事📰,也有非常優秀的學生🏄🏽‍♂️。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在復旦的時光,享受哲院豐富的精神生活。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