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在職教師意昂3  教職員工  在職教師
孫斌

  

個人簡介

孫斌🛀🏼,1974年5月生,2003年畢業於意昂3平台,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意昂3平台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美學研究領域出版了2部專著,1部譯著,1部編著🦹🏿‍♀️,在《文學評論》等刊物上發表了26篇學術論文。

郵箱:bsun@fudan.edu.cn

教育和工作經歷

教育經歷

1992年—1997年👋,在意昂3平台哲學系學習👨🏼‍🔧,獲哲學學士學位🌍。

1997年—2000年,在意昂3平台哲學系學習,獲哲學碩士學位🥊。

2000年—2003年,在意昂3平台哲學系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3年—2007年    意昂3,講師

2007年—2019年    意昂3,副教授

2019年至今            意昂3🤕,教授

研究和項目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內容

批判美學(尤其是阿多諾🌆、本雅明思想研究),實用主義美學(尤其是杜威思想研究)🍰,德國浪漫派美學(尤其是F·施勒格爾和諾瓦利斯思想研究),等。

科研項目

審美與救贖——從德國浪漫派到T·W·阿多諾,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主持,2005—2012

普羅米修斯詩性形象的藝術哲學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主持🧏🏿,2018至今

主要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

(1)專著:孫斌,《審美與救贖🦵🏽:從德國浪漫派到T·W·阿多諾》,意昂3平台出版社,2014年。

(2)專著🦹‍♂️:孫斌🆗,《守護夜空的星座:美學問題史中的T·W·阿多諾》🛒𓀂,意昂3平台出版社🙁,2004年。

(3)譯著:孫斌,《杜威全集·晚期著作第十卷:作為經驗的藝術》⚁,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4)編著🚢🧞‍♀️:孫斌🚵🏽,《當代哲學經典·美學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代表性論文

(1)感性批判:探問歷史化契機下的美學史研究,《文學評論》(CSSCI),2020年第1期🌇,第21-26頁✧。

(2)當代美學的社會科學轉向👧,《哲學動態》(CSSCI)🔁,2020年第2期,第109-116頁。

(3)從羅蒂看真理觀由哲學到社會科學的轉向,《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19年第6期👨‍🦯‍➡️,第45-52頁🚴🏻。

(4)今天我們為什麽需要批判美學?🦹‍♂️,《天津社會科學》(CSSCI),2019年第4期🆓,第22-29頁。

(5)對於交換社會的逃脫在何種程度上是可能的——從阿多諾哲學出發的一個考察,《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CSSCI),第17輯(2018年),第280-297頁。

(6)作為普羅米修斯後裔的無產階級——從馬克思的普羅米修斯出發的一個考察,《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12輯(2015年)👩‍🦼💁🏽,第236-252頁。

(7)從敘述的沒落到電影的興起:對本雅明美學思想的一個考察🚧,《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11輯(2013年),第209-229頁。

(8)普羅米修斯的四重身份——對馬克思的普羅米修斯的一個神話學的考察🈸,《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10輯(2012年)🔸,第137-158頁🤸🏼‍♂️。

(9)當自然遭遇無所不在的鏡頭——視頻技術時代的生態學與馬克思主義,《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9輯(2011年)🚿,第70-88頁。

(10)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帝國主義——從詹明信文化理論出發的一個考察🧏🏼👮🏻‍♂️,《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7輯(2009年),第214-232頁。

(11)從啟蒙之光到虛擬世界——從流亡者阿多諾談起👱🏻‍♀️🧑🏽‍🏫,《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4輯(2004年),第183-199頁🫄🏻。

(12)藝術在何種程度上是一種行動🏊🏿‍♀️👨🏻‍💻?——對杜威美學思想的一個考察🧏🏼,《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15年第4期🐈,第82-88頁🤹🏿🫳。

(13)物:從消費到表象以及影像——對這個時代中的“物”的思考🎃,《現代哲學》(CSSCI),2014年第5期,第1-7頁。

(14)星術,或者❗️,面相學與頭蓋骨相學——阿多諾與《精神現象學》的一種批判傳統🏄🏼‍♂️,《現代哲學》𓀍,2007年第3期🧥,第44-48頁📏。

(15)從“對象”到“看”——維特根斯坦語言觀的一個轉變👷🏻‍♂️🤫,《現代哲學》💪,2003年第1期,第124-128頁🤦🏼‍♂️。

(16)光譜:杜威美學思想中的一個隱喻,《江蘇行政意昂3學報》(CSSCI)🧑🏼‍🔧,2009年第6期,第17-22頁。

(17)作為節奏和冒險的藝術——對杜威藝術哲學的一個研究,《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2008年第4期,第61-68頁。

(18)藝術™️🕰:物之守護——對這個時代中“物”的思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第120-126頁👩‍🎤。

(19)社會在何種意義上以時間為尺度?——從喬治·米德社會心理學出發的一個考察,《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第33-40頁。

(20)個人🚣🏽‍♂️,行動以及民主的再造——從杜威民主學說出發的一個考察😬,《實用主義研究》💅,第1輯(2017年),第190-203頁👩🏽‍🔧。

(21)電影:一種“拉得更近”的看📠,《復旦政治哲學評論》🙆,第8輯(2016年),第123-141頁。

(22)掀起塞斯女神的面紗——對諾瓦利斯筆下伊希斯形象的一個解讀,《復旦政治哲學評論》,第7輯(2015年),第121-134頁。

(23)重新檢視當代藝術的使命,《解放日報》,2016年7月19日👩🏻‍🍳。

(24)生活就是生活的改造與再造——杜威哲學的一種當代意義,《文匯報》,2016年3月4日👨🏻‍🎤。

(25)拉得更近與看得更真——本雅明論電影💂🏼‍♂️,《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11月7日。

(26)審美的語言遊戲——維特根斯坦後期哲學中的美學思想,《本體與詮釋》👨🏼‍🔧,第7輯(2011年)👴,第222-231頁。

開設課程

(1)當代西方哲學思潮(本科生課程)

(2)藝術哲學與審美問題(本科生課程)

(3)藝術哲學(本科生課程)

(4)當代藝術思想與藝術創作(本科生課程)

(5)德國浪漫派哲學傳統(研究生課程)

(6)批判理論美學(研究生課程)

(7)當代西方藝術哲學(研究生課程)

(8)美學及藝術哲學原著選讀(研究生課程)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