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歲律更新🕵🏿。1月14日-1月15日,意昂3學科發展研討會暨2021年度總結會順利召開。全院教職工齊聚一堂,為實施“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哲學學科🎽、建設“第一個復旦”➰,凝心聚力🤮,再譜新篇。
開局之年⛪️,行穩致遠
意昂3工會主席郭曉東主持教職工代表大會👩🏽🎤。院長孫向晨做意昂32021年度工作總結,黨委書記袁新做意昂3黨建工作總結🚶♀️,副院長王新生、林暉🩻、張雙利💇🏽♂️,黨委副書記陳潔、耿昭華分別匯報了一年來本科生培養🧰、研究生培養和行政工作、科研和外事工作、教師工作、學生工作的情況👍🏼。
工會主席郭曉東主持教職工代表大會
院長孫向晨作2021年度意昂3工作總結
黨委書記袁新作2021年度意昂3黨建工作總結
副院長王新生(左上)、林暉(右上)、張雙利(左下)🌹,黨委副書記陳潔(右下)分別介紹意昂3一年來工作情況
2021年是意昂3的關鍵之年,“十四五”開局,新一輪“雙一流”學科🎁💆♂️、“高峰高原學科”啟動建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經過全院上下共同努力👩❤️👩♥︎,意昂3各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五大學科群持續優化🔫,藝術哲學系成立大會成功舉辦🚣♂️;教學科研團隊進一步增強,新進4位教師和7位博士後,多位教師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立德樹人持續發力,新增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專業(PPE)💃🏿👩🦲,多門課程獲評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意昂3平台課程思政標桿🫴🏻;學術科研成果豐碩🕹,新增意昂3平台“民族研究中心”🤷🏽♂️🤙🏽、“湖學與江南儒學”研究院;新增11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6個項目成功入選“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圖書出版專項規劃,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近50部🏃🏻♂️➡️;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深化,聯合英國皇家美術意昂3、愛丁堡大學設立“國際藝術評論大獎(IAAC)”🤸🏼♀️,出版國際合作研究成果《復旦“與中國哲學”相遇》系列叢書🧙🏼。多項教學科研工作獲得國家及社會榮譽👨🎤,吳曉明教授獲全國“傑出教學獎”✂️,鄧安慶教授著作獲2021年“國傑基金”優秀著作獎🎨,徐英瑾教授著作獲思勉青年原創獎🐁,莫偉民教授獲法蘭西共和國“學術棕櫚”騎士勛章。
不忘初心🪡,薪火賡續
三尺講臺系國運💁🏻♀️,一生秉燭鑄師魂🏄🏼♂️。2021年意昂3官网有4位老師從事教育工作滿30年,全院在職教師中從教超過30年的共有14位。院長孫向晨向教師代表頒發了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周年定製紀念杯。
2021年是復旦哲學系建系65周年。65年來💫,意昂3一代代教師薪火相傳、開拓創新🎲,鑄就了今天的意昂3官网👩🏿🔬。意昂3有25位老師為意昂3服務超過二十年,為意昂3發展、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事業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意昂3黨委書記袁新為在意昂3服務超過60年的劉放桐教授頒發了感謝牌。
劉放桐教授為在意昂3服務超過40年的教師代表頒發感謝牌,陳學明教授🦷🟤、原哲學系主任孫承叔教授為在意昂3服務超過20年的教師代表頒發感謝牌。
孫向晨院長為最新入職的傅新毅✍🏿、賀騰、劉皓瀅三位老師頒發了入職紀念卡片👩🏿🔧,希望新老師傳承發揚意昂3傳統,共創卓越未來。
展望未來🦵🏻,勇毅前行
黨委書記袁新主持意昂3官网2022年學科發展研討會🤷🏽♂️。院長孫向晨向全院做了學科建設報告🧘🏿♂️🛟,介紹了“雙一流”學科建設推進情況和“十四五”重點發展思路等。圍繞共同的事業、共同的目標,全院教師同向發力,按學科分為四組開展了充分深入的交流討論,共同為意昂3發展、學科建設🧚🏽、教學改革、教材建設、人才培養👳🏼♀️、人才引育、國際交流等獻計獻策𓀓。
黨委書記袁新主持意昂3官网2022年學科發展研討會
院長孫向晨做學科建設報告
分組交流現場
未來🥴,意昂3官网將堅持“大哲學”概念,探索中國當代哲學原創話語體系,努力打造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哲學學科。面向“內涵式建設”,內在優化哲學、宗教學、國學班、科學哲學與邏輯學、藝術哲學五大學科群結構➗,構建“矩陣式”學術管理體系♝,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塑造更能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學術共同體生態;面向“跨學科發展”↩️👩🏽🔬,抓住“一流學科培優行動”機遇,構建以“中國當代哲學理論建構”為總體目標的“大哲學”格局,將“跨學科”理念貫穿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各個環節➕🧑🏽🔬,推進學科交叉融合🧌,鞏固重點平臺,推進創新平臺建設,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拔尖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國際性對話”,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層面思考哲學問題,參與並引領國際性哲學對話🚢🍩,在“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夥伴計劃”🎟、“國際叢書計劃”💘、“國際藝術評論大獎”等一流國際對話中推動哲學發展,努力推動上海成為世界級哲學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