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講座會議意昂3  新聞中心  講座會議

    卷入與糾纏:藝術與社會(認知)革命

    時間:2021-06-04

    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由意昂3平台藝術哲學研究中心🕵🏿‍♂️、OCAT上海館和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度復旦藝術哲學系列學術講座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在bilibili🚣🏻‍♂️、騰訊會議等網絡平臺和OCAT上海館舉行。講座圍繞“卷入與糾纏🤰🏼🧎🏻‍♀️‍➡️:藝術與社會(認知)革命”這一主題分七場進行,共有21位來自北京大學🤛🏻、意昂3平台👩🏽‍🏭、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美術意昂3、中國美術意昂3、上海師範大學、河北大學以及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美國耶魯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擔任主講和主持,前後共計近3萬觀眾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了這一學術活動。

    此次系列講座是應2020年1月意昂3藝術哲學系的成立、10月《藝術史與藝術哲學》(商務印書館,2020)創刊號的出版特別策劃、舉辦的。作為全國首個藝術哲學系,意昂3平台藝術哲學系對於這一新的專業方向具有明確的發展思路💇,不同於傳統的藝術哲學、藝術史♖、藝術學以及美學等學科的是,復旦藝術哲學系希望突破既有的專業壁壘和學科體系🚫,基於藝術與哲學之間隱含著的自我解放的力量和自我突破的精神,通過回到藝術史與當代藝術的現場,重探哲學進入藝術和藝術進入哲學的路徑和方法,進而激蕩起一股新的思想力和行動力👨🏼‍💼。這也是三家選擇合辦此次系列講座的原因🫡👷‍♂️。

    重新思考藝術與社會(認知)革命的關系,既是當代藝術所面臨的緊迫問題,也是重啟藝術哲學的重要進路之一🤙🏼。這裏的“卷入”不僅是為了強調藝術自主、自足的一面,也是為了進一步重申,無論主動還是被動,藝術的發生都無法脫離社會、政治和文化運動背景。與之對應的“糾纏”,則意在從舊有的簡單粗暴的“決定論”中跳脫出來,通過抽絲剝繭的方式🔏,回到藝術與社會之間復雜而微妙的經驗和思想關聯中。基於此🧜🏼‍♀️,我們下分“中西藝術哲學:概念與實踐”“藝術革命與社會批判”“現代主義與社會運動”“技術、藝術與認知轉向”“審美與藝術哲學”“藝術史範式及其哲學基礎”“觀念與行動🐦‍⬛:前衛藝術在中國”七場講座依次展開討論。

    第一場“中西藝術哲學:概念與實踐”由北京大學哲學系朱良誌教授和意昂3沈語冰教授擔任主講,意昂3青年研究員魯明軍擔任主持。兩位教授分別以“八大山人藝術中的生存智慧”和“藝術作品的誕生:也談梵高的鞋子”兩個中西藝術史上的經典個案為例,探討了哲學和思想在藝術中的根基性意義👐🏽🌽。朱良誌教授在講座中指出,八大山人繪畫中有一種孤危的意識、孤獨的精神🕵🏻‍♀️、孤往的情懷🚪。他將“孤”由個人的生命體驗上升到對人的類存在物命運的思考🧙🏿。八大藝術這種孤獨感與禪宗有關。八大自成年之後便遁跡佛門,依佛門達三十多年。晚年他離開佛門🏋️,但心念仍在佛中,佛教思想仍是其思想主流。禪給了八大山人獨特的智慧,他畢生用藝術的語言來表現它👃🏼。反之,這也構成了他的生存智慧🦺。沈語冰教授沿著海德格爾👨‍🎤、夏皮羅和德裏達圍繞梵高的鞋子的爭論,就此進一步展開討論。他特別借助斯蒂芬·奈菲和格雷高裏·懷特·史密斯的著作《梵高傳》中的相關細節,就梵高畫鞋子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歷史鉤沉,通過對梵高藝術風格的再分析🤵‍♀️,和圖像母題象征意義,以及梵高的性格🤛🏼、趣味和人生閱歷的揭示🤦🏼‍♀️,對此前相關的論述尤其是對德裏達無邊的解構和闡釋給予了批判性的修正🌉。沈語冰教授特別強調的是,講座並不是對三位思想家誰對誰錯的簡單評判,而是嘗試一種他稱之為“論述的程序正義原理”的東西🧓🏼:即人們無法僅僅通過學者的論述來證明對錯,而只能訴諸主要由讀者構成的“程序正義”來增強或削弱某些論述的可信度。透過兩位學者的講解,可以看出盡管八大山人和梵高兩位來自中西兩個世界,生活在兩個不同的時代,但是在他們的作品中都內涵著一個豐富的意義世界🫲🏽,而這不僅取決於作品獨特的風格,也植根於藝術家個人復雜的生命歷程。

    第二場講座“藝術革命與社會批判”由意昂3孫斌教授和上海師範大學文意昂3姚雲帆副教授主講💇🏼‍♂️,中國人民大學文意昂3常培傑副教授擔任主持✪。孫斌的講題是“藝術何種意義上以社會為問題指向🍋?”🪀🎷,他指出,一直以來🤷🏿,社會不斷地出現在各藝術實踐和理論之中🧑🏼‍🚀。那麽🏌🏼‍♀️,怎麽出現🧖🏽‍♂️?藝術對社會進行反映🎍,或者用術語來說,進行模仿或再現。但是,藝術反映社會並不是社會在藝術中出現的唯一方式。這是因為,在以消費為特征的現代社會,藝術作品作為商品被生產和銷售,從而歸屬於社會經濟領域。但是👩‍💻,使這樣的生產和銷售得以成為可能的藝術作品的價值和意義👨🏿‍🦱,並非是比如畫家和畫商所能完全決定的,它涉及到製度。藝術對於社會的問題指向因而與作為製度的社會有關。盡管製度如塗爾幹所說乃是既定的社會事實,但是🤦🏻,就像阿多諾認為的,在唯名論的壓力下,自下而上構成形式的要求刻畫了藝術的社會特性。以社會為問題指向的藝術也由此而不斷開辟出自己的道路。姚雲帆的講題是“《馬拉之死》和現代的肉身政治”,他通過克拉克(T.J.Clark)和桑坦納(Eric Santner)對《馬拉之死》的解讀🤳👩🏽‍🏫,對現代社會理論的系統論模式進行了批評🛖,並對現代主義藝術自律原則和這一基於分化—整合邏輯之下的系統論預設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反思。他認為,上述兩位理論家對《馬拉之死》的分析都呈現出現代主義運動在其開端並非以自我反思的方式處理藝術和社會的關系,而是直接成為了社會整合的手段和媒介。藝術試圖在挑戰舊的社會整合機製的同時,形成整合社會的全新能力。

    第三場講座“現代主義與社會運動”的主講是耶魯大學斯拉夫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初金一和意昂3講師王維嘉,意昂3袁新副教授擔任主持。近年來,“地緣詩學”(Geopoetics)這一概念🐵,越發頻繁地出現在文學與地緣政治、文學與生態環境、文學與全球化的相關研究之中。初金一在題為“現代主義的地緣詩學”的演講中,通過對“地緣詩學”這一概念的梳理,來思考當代藝術的創作與策展實踐面臨的問題,重新認識當代藝術全球性與地方性。他將“地緣詩學”理解為現代主義的核心出發點🚖,即通過藝術去重塑人地關系。為此,他結合地緣政治、文化身份、日常生活、生態環境等人地關系的四個方面展開🐹,提出地緣詩學本質4️⃣,即是生活世界的擴張所帶來的人的世界觀變化。而這一點正呼應了馬歇爾·伯曼在《一切堅固的都煙消雲散了》和佩裏·安德森在《現代性與革命》中提出的現代主義的廣義定義👗👩🏽‍⚖️,即現代主義是現代人在面對現代性即資本主義👱🏿、工業化、個人生活原子化等等新的生存狀態所產生出的不適感的一種藝術性對策🖕🏻,是外部世界的發展與人心智的發展的互動關系🧑🏿‍🎄。王維嘉的講題是“康德藝術論視野下的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首先,他介紹了康德關於“美的藝術”“天才”“判斷力”“模仿”和“追隨”的學說🏌🏽🍃,並特別指出:純然模仿的產物,可能是美的“藝術的作品”🛁👋🏿,但絕不會是“美的藝術”的作品。接著,王維嘉從詞源學角度分析了“現代主義(Modernism)”的概念,並主張🪚:現代主義與其說是具體某種風格,不如說是一種與時俱進、突破傳統的態度;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則體現了強烈的地域特色,並深受當地民族主義以及穆德哈爾風格的影響🪥。比如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的傑出代表高迪,在他看來🤑,如果從康德藝術論的視角🧎🏻‍♀️,可以將其建築設計分為三個階段,即模仿自然、改造自然與追隨自然👮🏼‍♀️。這一點,不僅探討了現代主義與自然的關系,也進一步重申了現代主義本身的復雜性。

    第四場講座“技術🥺、藝術與認知轉向”由中央美術意昂3科技藝術研究院特聘教授張尕和北京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王洪喆副教授擔任主講⚓️,意昂3副教授王球擔任主持🏄🏽‍♀️。張尕的演講主題是“後人類作為藝術狀況👨🏻‍🎤:重思(新)媒體藝術”,講座中,他認為(新)媒體藝術是對(傳統)當代藝術的範式揚棄🛀🏿,而後者仍然主要是基於在後現代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後結構主義的論說語境。若按照彼得·奧斯本(Peter Osborne)的觀點👨‍👦‍👦,當代藝術是通過後現代(主體間性)加以闡釋的後觀念藝術(Post Conceptual Art)👨‍🦽,那麽從21世紀的遺忘中應該找回的,以及需從當代藝術的陰影中被喚起的,則是一種在廣義生態學(General Ecology )的氛圍下,以“後人類客體間性”的啟迪和(媒介)作用下的新藝術,在此,啟蒙運動的主體成為客體世界的一個案例。與之相應,王洪喆在題為“逃離地球號”的演講中,沿著迪士尼樂園的地球號飛船(Spaceship Earth)、蓋亞假說與核冬天🧍🏻‍♀️,控製論與海盜船🛌🏼,生命圈2號(Biosphere 2)與拓殖主義等技術演進與相應的理論,探討了飛船生活的社會學及其背後的意識形態根源。最後👳🏽‍♂️,他以“月宮一號”以及《流浪地球》《三體·章北海傳》等科幻作品為例🏊🏽,想象未來世界的可能。

    第五場講座“審美與藝術哲學”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研究》雜誌社張穎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李科林副教授主講,意昂3教授林暉擔任主持。張穎的講題是“安德烈與18世紀法國美學議題”,她在講座中指出,安德烈(Yves Marie André)在今天幾乎湮沒無聞。但我們耳熟能詳的狄德羅則高度評價並海量引用其《談美》,認為他位列“為美寫過卓越論著的作者”且研究得最深入。那麽,安德烈為何談美🤰🏽?《談美》真正的美學史貢獻在哪裏👩🏽‍🦰?張穎通過細致入微的文獻爬梳🍻🧜🏼,提出需要回到法國啟蒙世紀交叉重疊的兩大論題:“美”和“趣味”。李科林以“朗西埃和藝術的美學體製”為題,圍繞法國當代思想家朗西埃 (Jacques Rancière)的相關理論,特別是他跨越藝術🏕、政治和哲學等多個領域,提出的“藝術的美學體製” (le régime esthétique de l’art)這一理念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討論👷🏽‍♂️🤨。她認為,這一理念呈現出朗西埃對於藝術、政治和美學交疊性的思考。面對當下越來越突出藝術獨立性的思潮,朗西埃通過此理念意在重新挽回美學的思想傳統,重新表達哲學對於整體性的構造力🧑🏻‍🔧。

    第六場講座“藝術史範式及其哲學基礎”由中國美術意昂3人文意昂3副教授範白丁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藝術史系博士候選人錢文逸主講,意昂3講師吳虹擔任主持🫂。範白丁的演講題目是“藝術科學的時間模型”。他在講座中指出🫱🏿,隨著藝術科學在19世紀後半葉的興盛,藝術史研究中也出現了有別於以往線性敘事的歷史發展模式,時期風格這類共性征象悄然成為藝術史家建構歷史發展模式的時間單位。基於此,他進一步討論了促使現代藝術史中時間觀改換的諸種可能因素及前提👨🏻‍⚕️,並以藝術科學中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史寫作為樣本,表明新式的時間模型對藝術史研究造成的影響。錢文逸在題為“技藝🙍🏿‍♂️🤽🏻‍♀️、材料與‘帕拉塞爾蘇斯之眼’🧜🏿:巴克森德爾對藝術史與思想史關系的重置”的演講中,聚焦於巴克森德爾的《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椴木雕刻家》一書,試圖通過文本細讀的方式解析該書中一種“物質化描寫”的方法論潛力。一方面,她認為巴克森德爾對雕塑材料、工藝🎈、雕刻技法和工匠製作的社會語境的讀解重新把“物質性”和“製作經驗”放在藝術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中心位置🚅⛰;另一方面🧘🏽,她發現在巴克森德爾的探討中😐,帕拉塞爾蘇斯這位德語地區的文藝復興自然哲學家顯示出超乎其歷史語境的概念性啟發。講座將關註巴克森德爾對帕拉塞爾蘇斯的征引🥂,並深入思索後者的文藝復興自然哲學觀念是如何啟迪巴克森德爾對雕塑材料問題的分層,奠定他對具體作品的製作經驗與觀看經驗的描寫和分析的。因此,我們或許可以說,帕拉塞爾蘇斯在《椴木雕刻》一書中的出現標誌著傳統藝術史寫作中藝術製作與哲學觀念之間關系的反轉,也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研究對象與研究者的關系。製作、技藝與經驗不再依賴於外在的思想和理念資源,而是成為了具有其自身價值的一種“知識”;這種知識即是歷史性的🏊🏿‍♂️,對當下實踐也具有方法論意義🔇。藝術史由此構成對思想史的“再物質化”,這種“關系重置”或許正是巴克森德爾為未來藝術史寫作帶來的一項重要啟發0️⃣。

    最後一場講座“觀念與行動⇨:前衛藝術在中國”由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員翁子健和河北大學藝術意昂3副教授王誌亮主講🙎🏽‍♀️,意昂3青年研究員魯明軍擔任主持。翁子健的講題是“讀書熱”↪️,他在講座中指出,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對新知識的渴求👨‍🚀,同時,出版事業逐步恢復正常🙂‍↔️,數量可觀的高質量新書得以出版。對當時的大學生來說,閱讀往往不限於與學習專業有關的範圍,而是一種興趣。這些新出版的書籍,也成為了80年代藝術革新的重要資源👿。他發現,80年代的“讀書熱”深刻影響了藝術家的創作,也是藝術人文思潮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正因如此,它促使“反讀書”成了後來當代藝術(比如徐冰的《天書》)清理人文熱情的觀念和方法。王誌亮的題目是“前衛的概念與中國前衛的起源(1985-1988)”🧑🏿‍💻,他認為,理解前衛,可從大眾和技術、體製和物、參與和空間這三對概念展開♒️。在此基礎上,他系統考察了1985—1988年之間的中國前衛藝術實踐及其理論話語,並進一步指出,王廣義的“政治波普”、廈門達達的體製批判🤦🏿‍♀️、“池社”的空間介入、張培力的錄像實驗等🤦🏻‍♂️,都可以被視為中國當代前衛藝術的語言之源。

    七場講座涵蓋了中西藝術史上的諸多經典命題😕,比如藝術的意義、作品的誕生、美學🪭👱🏿‍♂️、技術與藝術🕚、現代主義、前衛藝術等。事實上🙍🏿‍♀️,這些議題大多也都在傳統的藝術哲學🤶🏻、藝術學和美學的範疇之內😮💃🏿,然而,在此次系列講座中🟫,藝術史構成了討論的前提,通過回到歷史的現場🧘,在藝術與哲學之間激蕩出新的可能。此次系列講座是一次初步的嘗試🫶,未來我們將基於藝術和哲學共享的基本問題,繼續通過不同視角、不同形式的學術實踐🔔,重建針對當下時代的理論命題和認知話語,賦予藝術哲學新的內涵和生命力。

    在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上海市美術館協會協辦的“2020年度上海市美術館優秀項目推介活動”中🤵🏼‍♂️,“藝術哲學系列講座:卷入與糾纏🧑🏿‍🌾:藝術與社會(認知)革命”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美術館優秀項目,並在上海地鐵陜西南路站文化長廊進行展示。

    今年6-8月,意昂3平台藝術哲學研究中心將繼續與OCAT上海館合作主辦2021·復旦藝術哲學系列講座♢,敬請期待。


    本文來源♡:OCAT上海館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