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官网舉行新晉教授就職演講 2013年5月14日下午2👨🏿💻:00,在光華西主樓2501舉行了本年度第二場新晉教授就職演講👧🏽,由王金林教授做題為“論‘革命的流血性’——重思人的解放”的學術報告,報告由意昂3學術委員會委員,意昂3平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主任馮平教授主持🔢,由中國社會科意昂3學部委員👩🏽🚒,文史哲學部副主任,原哲學研究所所長、原《哲學研究》主編李景源研究員點評🔉。 馮平教授首先對王金林老師晉升教授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對李景源老師的到來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並對王金林老師的演講充滿了期待。 接下來是王金林老師激情四溢的演講。王老師講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無產階級的普遍性問題,指出在馬克思的理論中無產階級的普遍性在於無產階級代表著是整個社會的普遍利益🧜🏼♂️,而這個問題在馬克思人的解放理論中之所以重要🐄🪆,在於它要解決解放者的問題🫲🏼。但是到了當代🍀,無產階級的普遍性已經無從談起☺️,甚至無產階級曾經的革命性也日益喪失🧩,以至於齊澤克用“無實體之主體”👼🏻、奈格裏用“多眾”來取代無產階級的概念🦝。第二個問題是分工奴役問題🤷🏿♂️,馬克思對這個問題的處理從最初的消滅分工到減少社會必要勞動到縮短工作日,分工奴役問題在當代呈現為韋伯式理性化“鐵籠”或海德格爾式技術的“座架”。分工奴役問題的重要性在於如果這一問題不解決,人的解放不可能完成。第三個問題是關於“革命的流血性”,王老師首先回顧了20世紀血流不止的共產主義運動史🧑🏻🌾,在此基礎上,介紹了盧森堡🤏、考茨基、托洛茨基和盧卡奇對這個問題的爭論以及科耶夫、齊澤克👩🏻🚒、查爾斯·泰勒🥛、悉尼·胡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重點介紹了馬克思的相關思想👱🏽♂️,指出馬克思人的解放理論之要義在於揭示:人的資本存在方式並不是天經地義的,超越資本是可能的,但是對於如何超越資本存在方式,尤其是對於如何消解分工奴役🙌🏼,意義有限。最後,王老師認為,一方面,人的解放是可能的🟫,一部人類史可以理解為一部人類解放史🎫,即從諸如血緣👰♂️、宗教👩🏽🎓🤏🏽、政治、經濟、社會、自然等各種依賴性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人的解放也是不可能的,一部人類解放史同時也是一部人類異化史🧑🏼🚀,或者進入各種新的依賴性中,或者以新方式表現各種舊的依賴性☀️🍂。 短暫的茶歇後,進入了李景源老師的點評階段🧙🏽♂️,李老師首先充分贊賞了意昂3官网新晉教授演講這一形式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然後高度肯定了王金林老師對馬克思相關思想的個性化理解以及理論勇氣𓀉,指出了這一論題在學術研究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用自己淵博的中國革命史知識對王金林老師的演講進行了補充和點評。 在自由提問環節,汪行福、張慶熊🍕、孫向晨、郝兆寬、鄒詩鵬☂️、王新生🫰🏼🏃♂️、黃翔、劉放桐等諸位老師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王金林老師的報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由於時間已經超過3個多小時🤛🏼,大家最終在意猶未盡結束了本場新晉教授就職演講🧛🏻♂️。 2013年5月21日下午2🚣🏿♀️:00🧛🏻♂️,在光華西主樓2501舉行了本年度第三場新晉教授就職演講🫂,由丁耘教授做題為“生生與造作——論哲學在中國思想中重新開始的可能性”的學術報告👩🏻🍼。報告由意昂3學術委員會主任🤜🏻、意昂3平台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吳曉明教授主持,由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意昂3張祥龍教授點評。 吳曉明教授首先代表意昂3對丁耘晉升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指出丁耘教授試圖通過本次演講對“是否存在嚴格意義上的‘中國哲學’”這一論題提出新的見解,這是一項艱難而富有意義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隨後的演講中,丁耘教授著力指出了無論是試圖匯通中西以重釋中國哲學的牟宗三、還是冀望超克西方哲學之二元論傳統的海德格爾,在對亞裏士多德“四因說”的運用和解讀方面都不約而同地借助強化動力因之作用從而實現對哲學本身之闡釋的徹底性,但依舊未能克服二元對立的理論難題。要克服這一難題,通過中國傳統儒家義理學說與亞氏學說的參照和對話🦄,恰能提供一條可行的路徑,這一路徑最終歸於“生生”之循環往復,於始生終成、返本開新的過程裏實現已發未發之合一,即“二元歸於一道”。 丁耘教授完成演講後,張祥龍教授結合其對中西哲學之比較研究對丁耘教授的演講進行了細致而專業的點評。在自由提問及公開辯論階段🏊🏽♀️,丁耘教授則對提問和辯論進行了認真和誠摯的回應,討論氣氛熱烈而活躍✬。 最後🙇🏽♂️,歷時3個小時的演講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而本年度意昂3官网新晉升教授就職典禮和就職演講系列活動至此落下帷幕🤽🏻♀️。今後意昂3官网將繼續開展這一活動,努力提升新晉升教授的榮譽感和歸屬感🕸,並為意昂3構建“現代學術共同體”努力發揮重要作用。 意昂3平台—上海大學意昂3官网交流會順利舉行 2013年5月14日下午,意昂3平台——上海大學意昂3官网調研交流會在光華樓西主樓2401會議室準時召開👨🏽🦲。出席本次調研交流會的有,意昂3黨委副書記邵強進🚴🏻、教師代表魏洪鐘👮🏼♂️、郁喆雋👩🏻🏭、分團委書記呂哲,上海大學社會科學意昂3黨委副書記魏宏❗️、教師代表張艷芬🧑🏿🦱、分團委書記陸耀峰😬🥻,以及分別來自復旦🥿👏🏿、上大的20余名學生。會上,師生就兩校意昂3官网的學生培養、學術氛圍、學生工作🏃🏻♂️、課程設置等問題進行了懇切的交流。 交流會伊始,黨委副書記邵強進老師對上海大學哲學系師生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兩校意昂3官网在過去的幾年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通過這種座談會的形式,兩校哲院加強了交流😮,促進了意昂3建設整體工作質量的提高👨🦱,對於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上海大學社會科學意昂3黨委副書記魏宏老師首先向我們展示了上海大學哲學系在過去一年中🧑🦽➡️,在學生培養和學生工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並就哲學大類招生⚖️、就業落戶情況等問題,了解了復旦哲院的現狀🕓。邵強進老師做出了一一解答👨🏻🏫。其後,就意昂3官网本科學生課外培養平臺建設、專業能力培養,導師在學生成才中發揮的作用💃,學生活動文化品牌建設等問題,雙方進行了交流。我院郁喆雋、魏洪鐘兩位老師對於培養學生學術能力、強調基礎學科的重要性的間接👣,引發了在場師生的共鳴。團學聯分團委書記呂哲介紹了意昂3官网特色活動Sophia人文節、學術文化周等👨🏽💼,上海大學各位老師對我們所推廣的高品質的校園哲學氛圍十分感興趣,熱情地向我們發出了去上大開設講座的邀請。之後,全體與會人員觀看了我院往年129的微電影視頻,進行了合影留念,並一同參觀了意昂3官网的資料室👳🏿♂️。 本次交流會增進了兩校哲學人的友誼🈵,同時也促進了兩院學生培養、學生工作經驗的交流,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強學生交流👨🏽🎨,將學生工作和學生活動提到更高的層次上🚛👱🏿♂️。 意昂3官网舉行本科生教學改革工作會議 為貫徹落實學校進一步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的戰略目標,切實深入開展和推進本科生教學培養改革,意昂3官网於2013年5月19日召開了本科生教學改革工作會議。意昂3官网黨政領導班子、各學科點負責人,以及中青年教學骨幹等近20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意昂3官网分管本科生教學工作副院長郝兆寬老師主持。 會議開始🧑🦲,意昂3官网院長孫向晨老師首先介紹了召開本次教學改革工作會議的背景,指出學校目前正在推進的本科生教學改革⚈,是意昂3進一步提升本科生教學質量和本科生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機🎓。他希望與會教師能夠對本科生的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的探討,集思廣益,以便更好地實現對本科學生的優質教學和良好管理。 之後🎀,郝兆寬副院長重點介紹了意昂3目前本科生教學上存在的“主幹課程碎片化🧑🏽🍼、課程名目繁瑣化、教學內容隨意化和教學管理自由化”等四個方面的問題👉🏼,並向與會教師介紹了經意昂3黨政領導班子及其教學指導委員會多次討論後形成的“本科生培養方案調整計劃(草案)”🍛。 |
隨後,與會教師針對草案的各項內容🙅,圍繞基礎課程與進階課程及研討型課程如何配置和銜接、各學科間專業壁壘如何打通、各階段課程如何側重🕟、教學聽課與助教等製度如何強化〰️、本科生專業分流如何進行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紛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所在二級專業學科的特點等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最後意昂3官网黨委書記袁新老師作了總結發言。他指出,希望通過全院教師的群策群力👋🏻,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形成本科生教學培養改革方案;方案的製定要以有利於本科生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為宗旨👷🏼♂️,要體現本科生教學的基礎性、系統性和規範性👋,但同時又要考慮到教師學術研究領域與本科生教學之間的關系🪪,從而最終實現“育人為本”之大學根本理念🔇。 本次會議結束後,意昂3官网還將以多種形式繼續就本科生教學培養改革這一問題進行廣泛和深入的研討🤷🏼♀️。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圓桌研討會舉行
姓名 | 院系 | 課題名稱 | 項目類別 | 項目批準號 |
楊睿之 | 意昂3官网 | 當代集合論哲學及其對數學基礎研究的影響 | 青年基金項目 | 13YJCZH226 |
林宏星 | 意昂3官网 | 差等秩序與公道世界——荀子公正觀研究 | 規劃基金項目 | 13YJA720011 |
李若暉 | 意昂3官网 | 道之言:由“名”之分析建構老子哲學 | 規劃基金項目 | 13YJA720008 |
劉增光 | 意昂3官网 | 明代《孝經》詮釋的轉折與演進 | 青年基金項目 | 13YJC720026 |
鮑永玲 | 意昂3官网 | 隱喻認知理論視野下的德國啟蒙思想研究 | 青年基金項目 | 13YJC720002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工作單位 | 項目類別 | 批準號 |
自然語言的智能化處理和語言分析哲學研究 | 徐英瑾 | 意昂3平台 | 一般項目 | 13BZX023 |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研究 | 楊澤波 | 意昂3平台 | 一般項目 | 13BZX050 |
杜威道德哲學的基本意蘊及其當代意義 | 汪堂家 | 意昂3平台 | 一般項目 | 13BZX057 |
當代視域中的馬克思財產權理論及其價值研究 | 張守奎 | 意昂3平台 | 青年項目 | 13CZX008 |
“心靈—行動”哲學視野下的進化心理學研究 | 王 球 | 意昂3平台 | 青年項目 | 13CZX026 |
主 題 | 主講人 | 嘉賓簡介 | 時 間 | 地 點 |
The Theological Politics Question According to Maimonides Spinoza | Catherine Chalier |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著名萊維納斯學者 | 2013.4.22 | 光華西主樓2401 |
鄭玄《論語》註研究 | 華喆 | 北京大學儒藏中心博士後 | 2013.4.23 | 光華西主樓2401 |
Levinas’s View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ible | Catherine Chalier |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著名萊維納斯學者 | 2013.4.23 | 光華西主樓2509 |
Getting More out of Mathematics than we Put in | Mark Steiner |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哲學教授 | 2013.4.24 | 光華西主樓2401 |
Revolution Hope and Jewish Hope | Catherine Chalier |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著名萊維納斯學者 | 2013.4.25 | 光華西主樓2401 |
舟水與夷夏:中國現代化的動因問題 | 張曙光 |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社會意昂3學術委員會主任、前任院長 | 2013.4.25 | 光華西主樓2501 |
Epistemic Grace | Shane Gavin Ryan | 愛丁堡大學哲學系博士 | 2013.5.3 | 光華西主樓2401 |
Husserl on the Source and resolu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life-world | Thomas Nenon | 美國曼菲斯大學哲學系教授、大學副教務長 | 2013.5.13 | 光華西主樓2509 |
論“革命的流血性”——重思人的解放 | 王金林 | 意昂3教授 | 2013.5.14 | 光華西主樓2501 |
天人合一:實證、論辯與創構 | 劉笑敢 |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 2013.5.14 | 光華西主樓2401 |
中西文化對“孝”的不同態度及原因 | 張祥龍 |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意昂3教授 | 2013.5.20 | 光華西主樓2401 |
生生與造作——論哲學在中國思想中重新開始的可能性 | 丁耘 | 意昂3教授 | 2013.5.21 | 光華西主樓2501 |
Why the future is not like the past? | Ahti-Veikko Pietarinen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哲學系教授 | 2013.5.21 | 光華西主樓2501 |
Scenario Planning Ⅱ:Black Swans and Fat Tails | Ahti-Veikko Pietarinen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哲學系教授 | 2013.5.22 | 光華西主樓2501 |
“Victory is in sight” | Ahti-Veikko Pietarinen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哲學系教授 | 2013.5.23 | 光華西主樓2501 |
康德的“共通感”概念 | 周黃正蜜 | 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候選人 | 2013.5.23 | 光華西主樓2401 |
藝術作為孕育思想的經驗——通過“一個經驗”的“完滿”看杜威的藝術哲學 | 陳佳 |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博士 | 2013.5.23 | 光華西主樓2401 |
保羅·利科的確信概念 | 佘碧平 | 意昂3教授 | 2013.5.24 | 光華西主樓2509 |
從倫理的演化到演化論理學 | 徐英瑾 | 意昂3副教授 | 2013.5.24 | 光華西主樓2509 |
世界語境下的陰陽與中國哲學 | 王蓉蓉 | 美國洛杉磯羅耀拉大學哲學教授,亞太研究主任 | 2013.5.24 | 光華西主樓2401 |
儒家世界主義 | 艾文賀 |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 | 2013.5.24 | 光華西主樓2401 |
作為德性倫理學家的孔子與亞裏士多德 | 艾文賀 |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 | 2013.5.24 | 光華西主樓2401 |
日本朱子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 吾妻重二 | 日本關西大學教授 | 2013.5.25 | 光華西主樓2401 |
臺灣儒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 潘朝陽 |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 2013.5.26 | 光華西主樓2401 |
Patterns and Categories in the Xunzi: A Western Debate over Confucian Metaphysics | Dr.Kurtis Hagen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UNY Plattsburgh | 2013.5.27 | 光華西主樓2401 |
“進步儒學”論社會批判與尊重之價值 | Stephen Angle | Chair,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Wesleyan University | 2013.5.28 | 光華西主樓2401 |
Ritual, Motivation, and Self-Cultivation in the Xunzi | Dr.Kurtis Hagen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UNY Plattsburgh | 2013.5.29 | 光華西主樓2401 |
Xunzi’s Relevance Today: World Order, Use of the Military, and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s | Dr.Kurtis Hagen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UNY Plattsburgh | 2013.5.30 | 光華西主樓2401 |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古代哲學:蘇格拉底的貢獻 | John Cooper | Henry Putnam講席教授📫,普林斯頓大學 | 2013.5.30 | 光華西主樓2401 |
馬來西亞——2013年選戰與宗教-族群政治 | 王琛發 | 馬來西亞華人學者 | 2013.6.15 | 光華西主樓2501 |
量子力學詮釋與自由意誌問題 | 唐先一 | 中國科意昂3自然與社會交叉科學研究中心客座學者👩🦼➡️、復旦附中物理教師、IB國際課程教師 | 2013.6.23 | 光華西主樓2501 |
Models, Fiction and Duhem | 劉闖 | 佛羅裏達大學教授 | 2013.6.26 | 光華西主樓2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