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海德格爾
譯:丁耘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20104-9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德國著名思想家馬丁·海德格爾1927年在馬堡大學開講座課時的講義。全書詳細研究了《存在與時間》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問題🙆🏿♂️、通過提出作為一切存在領悟之境域的“時間”,來回答引導著此在分析論的、對存在一般之意義的基礎存在論式的追問🧑🏻🌾,使讀者真正了解到現象學之基本問題的實事內涵與內在體系。
導論 第一部分 對若幹傳統存在論題現象學的批判的討論 第一章 康德的論題:存在不是實在的謂詞 第二章 源於亞裏士多德的中世紀存在論論題:何所是(essentia)與現成存在(existentia)屬於存在者之存在建製 第三章 近代存在論論題:存在的基本方式是自然之存在(res extensa)與精神之存在(res cogitans) 第四章 邏輯學之論題💆🏽♂️:一切存在者,無論其各自的存在方式如何,都可以通過“是”來稱謂與談論。系詞之存在 第二部分 對於存在一般之意義的基礎存在論追問。存在的基本結構與基本方式 第一章 存在論差異的問題 德文版編者後記 中譯者附錄 關於《現象學之基本問題》中若幹譯名的討論 重要譯名對照表